74年周恩来看望王树声:你是鄂豫皖的创始人之一,他摇头我不能算
1974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到北京医院看望久病在床的王树声同志。在谈话中,周恩来高度评价了王树声一生的革命功绩,特别提到:"你是鄂豫皖的创始人之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卧病在床的王树声却摇着头,流着眼泪说:"我不能算。"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屡建奇功的将领,从麻城农民运动到鄂豫皖苏区的开创,从长征路上的艰苦奋斗到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王树声的革命历程可谓波澜壮阔。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否认自己是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之一?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革命之路的开启(1927-1928)
1927年春,麻城大地山花烂漫,但城内却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云。当地的恶霸地主丁枕鱼勾结反动派,大肆欺压百姓。在这片土地上,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王树声此时已经在麻城县城担任小学校长。他的弟弟王竹溪和妹妹王霞早已投身革命,多次向他介绍党的主张。通过他们的引导,王树声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并在当地秘密建立了农民协会。
这一年的四月,麻城农民协会成立。王树声带领农民们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王树声作出了一个震动全城的决定:逮捕自己的舅公丁枕鱼。
丁枕鱼是当地有名的恶霸地主,多年来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尽管与王树声有着血缘关系,但王树声仍然带领农民协会成员将其抓获。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许多农民看到王树声大义灭亲的行为,纷纷加入革命队伍。
然而,反动势力很快做出反扑。河南的反动派头目丁岳平率领一万多人马包围了麻城县城,妄图血洗革命力量。面对敌人的围攻,王树声组织群众坚守城门。在一次激战中,敌方的红枪会放出"刀枪不入"的谣言,妄图动摇守城军心。王树声当即举枪射击,一枪击毙敌方师爷,揭穿了这个谎言。
麻城保卫战持续了数日,形势愈发严峻。王树声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封锁线,前往武汉请求支援。经过艰苦周旋,他终于说服上级派出援军。援军到达后,与守城部队里应外合,一举打退了丁岳平的进攻。
1927年9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王树声参与策划了著名的麻城暴动。这次暴动先后攻克了黄安、麻城两县。在随后召开的祝捷大会上,农民自卫军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王树声被任命为分队长。
这支工农革命军很快发展壮大,成为鄂豫皖地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但是,敌人的围剿也随之而来。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攻。在一次遭遇战中,王树声率领的部队被分割包围,情况危急。他带领战士们连续突围,最终从虎口脱险。
经过这次挫折,王树声带领残余力量转移到大别山深处。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在坚持斗争的徐向前部队。两支革命力量的会师,为后来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鄂豫皖苏区时期的重要贡献(1929-1932)
1929年深秋,大别山区的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在徐向前的领导下,王树声带领部队开始在鄂豫皖边区开展游击战。这支队伍经过多次战斗考验,逐渐发展成为一支精锐力量。
193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在鄂豫皖边区组建红四方面军。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组建过程中,王树声被任命为第十一师师长。他立即着手整编部队,建立起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在他的带领下,第十一师很快成为红四方面军中的一支劲旅。
黄安战役是红四方面军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1931年初,王树声奉命率部担任桃花镇守备任务。这个镇子地处要冲,是敌军援军必经之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敌军三次派出援军,都被王树声的部队打退。
这次战斗中,红军首次使用了空中支援。一架名为"列宁号"的飞机为地面部队提供侦察信息。王树声根据飞机传回的敌情,及时调整防御部署,成功阻击了敌军主力。这次战斗不仅巩固了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还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
随后的商城战役更是展现了王树声的军事指挥才能。1931年夏,敌军调集重兵进攻商城。王树声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战术:先分散敌人兵力,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他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在商城周边地区展开游击战,迫使敌军分兵防守。
在敌军兵力分散后,王树声抓住战机,率部队突然包围了敌军一个团。这个团正是敌军主力的预备队。经过激烈战斗,这支敌军被全歼。失去预备队的敌军陷入被动,最终在红军的猛烈进攻下溃不成军。
潢川战役则是王树声军事指挥艺术的又一次展现。1932年初,敌军在潢川集结了两个旅的兵力,企图一举摧毁红军根据地。王树声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先以小股部队牵制敌军主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军援军。
在这次战役中,王树声的部队还创造性地使用了"麻雀战术"。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组,像麻雀一样分散在敌军必经之路上。当敌军经过时,这些小组就会突然发动攻击,打完就走。这种战术让敌军疲于奔命,最终被各个击破。
通过这一系列战役的胜利,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地区站稳了脚跟。到1932年底,鄂豫皖苏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指挥员之一,王树声的军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不仅善于指挥大规模作战,还能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为鄂豫皖苏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战略转向与军事创新(1932-1935)
1932年末,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鄂豫皖苏区的斗争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王树声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游击战术体系,这成为了红军在艰难时期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王树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三圈战术"理论。这个战术的核心是将根据地划分为三个同心圈:外圈设置游击区,中圈为机动区,内圈为根据地核心区。这种布局使得红军能够根据敌情灵活调整,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
1933年初,王树声在商城地区首次实践这一战术。他将主力部队布置在机动区,同时在外围设立多个小型游击队。当国民党军队进攻时,外圈的游击队不断骚扰敌军,迫使其分散兵力。这为主力部队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机会。
在发展地方武装力量方面,王树声提出了"村村有枪,户户练兵"的口号。他组织当地农民成立了"红色民兵"组织,把农具改造成简易武器。这些民兵不仅承担防卫任务,还负责情报收集和后勤保障。在一次战斗中,正是依靠这些民兵的情报,红军成功伏击了一支国民党精锐部队。
王树声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点两面"的指挥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指挥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注重军事行动,又要兼顾政治动员。在他的倡导下,红军部队开始在驻地开展扫盲活动,帮助当地农民学习文化知识。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军民关系。
1934年春,王树声在潢川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军事尝试。他将部队编成若干个独立作战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和一名军事指挥员。这种"双首长制"的作战单位,既能独立作战,又能相互配合,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灵活性。
在武器装备方面,王树声特别重视就地取材。他组织军工厂利用缴获的武器零件,改装成适合游击战的轻型武器。同时,他还指导部队研究了一套简便的武器维修方法,使得部队在艰苦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强的战斗力。
1934年末,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王树声提出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战术思想。这种战术要求部队能够根据形势需要,随时分散或集中。在一次遭遇战中,他的部队分散成数十个小组突围,然后在预定地点重新集结,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到1935年初,尽管形势依然严峻,但王树声领导的部队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他改进的游击战术体系不仅帮助部队渡过了难关,还为后来红军的战略转移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些军事创新成果,也为中国革命战争史增添了重要的理论财富。
四、战略转移与长征历程(1935-1936)
1935年春,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川北地区胜利会师。这次会师对于王树声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他面临着如何协调不同部队作战风格的问题。
在两河口会议后,王树声被任命为红军第四军军长。他立即着手整合部队,将原有的游击战术与大规模运动战相结合。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中,他的部队采用"明进暗退"的战术,佯装进攻某重镇,实则绕道奇袭敌军后方的补给线,一举缴获大量军需物资。
1935年夏,红军开始向甘孜地区转移。在这次转移中,王树声的部队担任先遣队。途中遭遇了一个特殊的困难:部队需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为了确保部队安全通过,他组织了一支"破冰队",由当地藏族向导带领,在冰雪中开辟道路。这支队伍日夜不停地工作,终于为大部队开辟出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
在穿越草地时,王树声采取了"分段行军"的方式。他将部队分成若干梯队,每个梯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以减少对草地资源的集中消耗。同时,他还在重要路段设立了"接力站",负责为后续部队指引方向和传递信息。
在甘孜地区,部队遇到了严重的补给问题。王树声发动部队就地取材,利用野生植物和当地特产制作军需用品。他还组织部队学习藏族同胞的生活经验,如何在高原环境下生存。这些措施确保了部队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战斗力。
1936年初,红军到达甘南地区。在这里,王树声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与当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组织部队学习当地语言,尊重民族习俗,帮助牧民放牧等。这些举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为红军的战略转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王树声的部队遭遇敌军围追堵截。他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命令一部分部队在东面制造声势,而主力则从西面突围。这个战术不仅成功突破了敌人封锁,还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
转移途中,王树声特别注重总结经验。他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战术思想:将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将军事行动与政治工作结合,将部队建设与群众工作结合。这些经验后来被证明对红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征即将结束时,王树声的部队完成了一次惊人的战绩。面对守备森严的一座城池,他采用了"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的战术。部队先是在城东制造声势,待敌军主力调动后,突然从城西发起进攻,一举攻克该城。这次胜利不仅为红军获得了急需的补给,还打开了向陕北进军的通道。
五、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1937-1945)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王树声迅速投入抗日战争。作为第四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员,他在平型关战役中首次与日军展开正面交锋。在这次战斗中,他采用了"设伏围歼"的战术,命令部队在狭窄的山谷地带设置多重阻击阵地,成功歼灭了一支日军精锐部队。
1938年初,王树声在太行山区组建了抗日根据地。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山地游击战"的作战理念,利用太行山区的地形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山顶瞭望哨、山腰火力点和山谷机动部队三个层次,形成了立体化的防御网络。
在徐州会战期间,王树声负责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他采用了"口袋阵"战术,在预定地点设置多个小型包围圈。当日军追击部队进入包围圈后,埋伏的部队就会突然发起攻击。这种战术不仅延缓了日军的追击速度,还给敌人造成了重大伤亡。
1939年,王树声在晋冀鲁豫边区开展游击战。他组织建立了"地下交通网",这个网络由当地农民、商人和学生组成,负责传递情报和运送物资。在一次重要战役中,正是依靠这个网络提供的准确情报,他的部队成功伏击了一支日军运输队,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
在发展地方武装方面,王树声创立了"民兵自卫队"制度。这支队伍平时务农,战时作战,成为了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防卫力量。他们不仅承担着保卫村庄的任务,还协助正规军侦察敌情、运送伤员。在一次日军"扫荡"中,这支民兵队伍配合主力部队,成功保护了根据地的军民安全转移。
1941年,面对日军的"蚕食政策",王树声提出了"堡垒战"的概念。他在各个重要村庄修建防御工事,将普通民房改造成战斗据点。这些据点既是军事防御设施,也是群众的避难所。当日军进攻时,这些据点形成了相互支援的火力网,大大增强了根据地的防御能力。
在武器装备方面,王树声特别重视因地制宜。他组织工农业生产,建立了多个小型兵工厂。这些工厂利用废旧武器零件和当地材料,制造简易武器和手榴弹。同时,他还开办了军事训练班,培养技术骨干,为部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1943年,王树声在华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破袭战。他采用"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部队分成多个小组,专门袭击日军的交通线和补给站。这些行动虽然规模不大,但频繁的骚扰使得日军疲于奔命,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王树声指挥部队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他善于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将游击战与运动战巧妙结合,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培养的大批军事干部和积累的丰富战争经验,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