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地球上,再也没有像恐龙那么巨大的陆生动物了?

魅力科学君 2025-01-04 18:38:44

在远古的地球陆地上,曾经出现过不少体型庞大的恐龙,它们的体长可以达到几十米,体重动不动就是几十吨,甚至可能达到上百吨。而我们都知道,在现代地球上,没有任何陆生动物能够与这些体型巨大的恐龙相比,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地球上,再也没有像恐龙那么巨大的陆生动物了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恐龙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大约两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此次事件是已知地球上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在此次事件中,当时地球陆地上占据生态主导地位的许多群体(如合弓纲动物和早期爬行动物)遭到重创,有些甚至是全军覆没,而恐龙的祖先却幸存下来。

此次事件带来的“生态位真空”,就好像是大自然向恐龙敞开了一大片“资源宝库”,让它们可以在几乎不存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大举扩张”。

对于恐龙来讲,更幸运的事情是,在接下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都是相对稳定和优越的。研究表明,在经历了“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之后,全球生物圈虽时有小型波动,但总体并未出现像三叠纪末那样毁灭性的生态洗牌,无论是侏罗纪还是白垩纪,地球整体上都处于温暖、湿润,并且植被覆盖率较高的阶段。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植食性的恐龙就有了充足的食物,于是大型化就成了它们演化的一个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更大的体型有助于降低自己被捕食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在与同类竞争(如争夺领地、配偶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来讲,植食恐龙的体型变大了,以它们为食的食肉性的恐龙为了能更有效地捕猎这些“大块头”,也就只有跟着一起向大型化的方向演化。

为了支持更大的体型,它们演化出了不少独特的生理结构,例如在骨骼方面,它们不仅能让骨骼不断变粗变强,还在骨头内部形成许多空腔和骨小梁,这样既提高了承重能力,又有效减轻了骨骼本身的重量,又比如说很多大型恐龙都演化出了像现代鸟类一样具备气囊辅助呼吸系统,能进行更高效的氧气交换,进而维持更大体型所需要的高代谢水平。

这种情况再加上没有其他物种的竞争,很多恐龙就在“更大体型”的演化之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大约6600万年前的某一天,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引发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地球上的恐龙时代也就此终结。

在此之后,地球上幸存的哺乳动物似乎得到了与恐龙相似的“剧本”,与上次一样,这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也给哺乳动物带来了大量的“生态位真空”,使其可以在几乎不存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大举扩张”。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千万年时间里,哺乳动物也全面崛起,逐渐成为了地球陆地占据生态主导地位的群体,然而在它们之中,却再也没有像恐龙那么巨大的陆生动物了,为什么这样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恐龙相比,哺乳动物缺乏足够漫长的稳定演化时间,无法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长期保持大体型种群。

简单来讲,在进入新生代以后,地球的自然环境不再像恐龙时代那样“稳定和优越”,由于板块运动和海洋环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球温度整体上趋向于更冷,并且还出现了反复交替的冰期与间冰期,以至于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区域,经常(相对于地质时间尺度)会被干旱和寒冷侵袭。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大块头”动物的生存并不轻松:它们需要大量的食物,而食物来源却常常受气候波动影响而减产或分布零散,除此之外,它们还可能因为地形阻隔或寒冷导致可迁徙范围有限,这样一来,一旦自然环境“变脸”,它们就可能遭遇食物短缺、栖息地被切割等严峻的威胁,相对而言,小一点的体型反而更加适合生存。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过去的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些体型相对庞大的哺乳动物(例如体重最高可达20吨的巨犀),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现在的它们都已经灭绝了。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动物(注意不是最大的陆生动物),其实并不是那些远古时期的恐龙,而是现代地球海洋中的一种巨型哺乳动物——蓝鲸,根据现有的记录,体型最大的蓝鲸的长度达到了大约33米,体重接近190吨,堪称是地球海洋中的“巨无霸”。

3 阅读:396
评论列表
  • 2025-01-05 07:00

    体型大=比表面小=能量利用率低=资源消耗大=种群数量相对少=遇到极端条件时更容易灭绝,

  • 2025-01-04 22:09

    恐龙之所以大是因为氧气含量高,当初不止恐龙其他动植物也是大,地球上的能源大部分都是那时累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