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省市政府都在聚焦江北,其中透露了什么?

左明右理 2024-12-08 19:52:50

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对于江北新区来说,聚光灯有点亮。

就在本周,江北新区连续迎来好几件大事——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南京市委书记的带队调研,以及数条过江通道的限行公告...这些动作,都在隐约指向着2025年南京发展的方位。

在南京楼市开始有所起色的此刻,针对江北新区的动作,有什么深意?

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江北新区建设意见

市委书记调研江北新区

首先,本周四(12月5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学习会议,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并强调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南京江北新区是全省改革开放的一块金字招牌。

要坚持更高定位、树立更高目标,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第二件事,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前往江北新区调研,先后走访了南京钢铁集团、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和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总部大厦,并听取了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新区研创园、江北新主城整体规划以及南京北站枢纽等重点项目情况。

在调研日,他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江北新区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基础厚实,要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构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生态。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集聚要素、推动融合,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要针对住房、教育、医疗等人才最关切的方面,加强精准服务保障,让各类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造。要建设更加符合主导产业要求和企业需求的载体平台,为研创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最后,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新区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谋定而后动;要坚持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理念,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要坚持紧凑集约,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和通透性,让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安全智慧;要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加强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好塑造现代、国际、精致、活力的新主城形象。

明年起

4条过江通道开始限行

最后一件事,在民生层面与江北新区息息相关的过江通道,本周一(12月2日)发布了针对四条主城区过江通道的限行政策。

据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化调整我市部分过江通道通行政策的通告》,江心洲长江大桥—夹江隧道、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定淮门长江隧道、燕子矶长江隧道,工作日早晚高峰即7:00—9:00、17:00—19:00禁止非本市籍号牌机动车通行。

加上此前长期对外地牌照限行的南京长江大桥,南京主城区所有免费过江通道,都将在明年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牌车辆通行。

过江通道限行政策的前提条件,永远是拥堵。

(晚高峰拥堵的定淮门、应天大街长江隧道)

据南京长江隧道公司统计,今年11月南京4条免费过江通道中,车流量最大的是定淮门长江隧道,日均通行量达10.9万辆。紧接着是应天大街长江隧道和燕子矶长江隧道,日均通行量都达到10.2万辆,江心洲长江大桥日均通行9.5万辆。

相比2021年,定淮门和应天大街长江隧道的日通行量分别增长了55%和36%。“目前除了江心洲大桥,其他几条隧道的日均通行量都已经超过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年时间

江北新区变化不容小觑

当上述三件大事发生之前,江北新区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早在2020年1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便公布了《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拿出了20条具体举措。时隔四年江苏省层面的再次强调,说明江北新区之于南京甚至整个江苏,都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能量。

当我们回顾四年前的那份意见时,就会发现针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智慧人文新主城和宜居宜业生活圈、高水平对外开放、人口增量等方面,江北新区的变化不容小觑。

产业方面,江北新区研创园拥有5000多家科技型企业、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人口突破10万人;城建方面,地铁四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等四年来进展巨大,其中建宁西路过江通道预计2025年6月通车;对外贸易方面,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7月江苏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规模2879.3亿元,同比上升18.5%。

最后在人口方面,南京过江通道流量的大幅提升和限行政策的出台,便是江北人口吸引力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包括江北核心区、研创园、桥北、江浦老镇在内的众多新小区迎来交付,越来越多的常住人口开始定居江北;同时,研创园、大厂、生物医药谷等产业集群愈发密集,说明江北新区的宜居宜业条件愈发成熟,能够留住更多人口在此安家、就业。

为什么江北开始变得畅销?

回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楼市层面。实际上,江北楼市在2024年下半年,明显开始有了向好变化。

首先是新房卖得好。比如江北新区首个第四代住宅保利扬子江韵瑧悦,10月首开以来去化流速相当在线,洋房开盘当天早已售罄,高层目前也只有105㎡少量好房源可选,据网房数据显示,整个项目目前仅剩30多套房未售,整体去化率超85%。

其次是价格到位。作为可瞰江、位置好的第四代住宅,江韵瑧悦在面对刚需客户时非常亲民,105㎡好楼层总价还不到300万,跟江核品质较好的二手房价格不相上下。“我们最便宜的房源才2.75万/㎡。”销售人员告诉笔者。

此外,刚刚领销许的江浦第四代住宅龙湖亚伦央璟颂、江核品质住宅仁恒滨江园等,也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最后,在未来的住宅产品上,江北新区则在继续努力提升产品素质,例如主打一线江景房的滨江G13、主打城市墅区的九胤等,都在从不同物业层面,探索品质上限的可能性。(延伸阅读:突发!第四代江景房现身江核,打破传统规则...)

回顾这几年江北新区走过的路,尽管房价遭遇了深度调整,但新区基建的建设和居住品质的提升,从未停下步伐。

比如2022年一份《关于提升江北新区新建商品住宅建筑质量要求的通知(试行)》的文件曝光,对江北新区新建商品住宅建筑质量提升提出要求,包括地基基础、防渗漏、小门窗、墙体、外立面、装饰装修等部分。

再比如今年6月,南京发布《关于支持新区住宅品质改善提升规划指导意见》,包含14条措施,提高江北新区商品房品质。

上述住宅品质的提升和房价的亲民回归,是买房人逐步认可江北新区的关键。

而随着2024年最后一个月,南京市政府领导层、政策层和民生层针对江北新区三件大事的出现,即将年满10周岁的国家级新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批更具高度、更落实处的利好政策,很快出现。

江北新区的未来,依然是值得南京人相信和等待的。

0 阅读: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