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坏”的情绪,其实在默默保护我们

欣荣乐爱娱乐 2024-11-06 09:55:47

前不久,我与一位朋友见面,聊天中得知她在为娃的社交状态感到苦恼。

她家女儿上五年级,乖巧甜美,说话温柔,待人和气,有几个一直在一起玩的好闺蜜。但是近段时间,娃妈发现孩子总是愁眉不展,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女儿总是被闺蜜“胁迫”,却又不知道如何应对。比如小姑娘正在开开心心地和其他朋友玩,闺蜜在电话手表上呼叫:“快点过来,我们一起去***!”小姑娘说我去不了,我正在和朋友玩,要不你过来我们一起?闺蜜在那头就生气了,接着就几次三番要小姑娘证明,证明她还在乎这个闺蜜,并且要求小姑娘必须放下手上的事情来配合自己以示安抚,否则就不再和她玩了,并会在学校里冷淡小姑娘。朋友也和女儿聊过,闺蜜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坚决拒绝。女儿口头上说理解,却不知为何迟迟做不出行动。谈话间,朋友聊到的另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女儿正在一家机构上古筝课,已经上了有一段时间,中间机构换了老师,女儿的兴趣大幅度下降,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孩子都不喜欢。女儿表达过好几次不想再去了,但是妈妈还是要求她坚持要把报了的课全部上完。我问妈妈:“当孩子表达不想再去上课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妈妈说:“我会觉得能理解吧,但是课还是要上啊,毕竟已经报了,如果停下来不学,岂不是很浪费。而且学东西遇不到自己喜欢的老师,有情绪也很正常,忍忍可能也就过去了。”我想了想,回应她:“或许在类似这样的事情上,你女儿会感到‘不喜欢’、‘不想去’这类的情绪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改变不了任何她不喜欢的现实,她可能还会觉得需要压抑自己来保持你对她的喜欢和在乎。如果这种感觉足够多,或许她也会无力去表达在友谊里的不适,可能她会觉得,面对那种痛苦,她也需要像学古筝一样,只能忍。”朋友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愣住了,然后缓缓点了点头:“我确实没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想过。但是你说的好像确实是的。我以前只觉得她能保持开心,愿意坚持,能够忍耐是好的,但我没想到她的这些负面感受也很重要。”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说道:“孩子的负面情绪其实也很重要,这些情绪里有她对自己的体验,她想改善自身处境的动力,包括建立人际边界,是否合适,很多时候也是通过看似糟糕的情绪体验来形成重要提示的。如果她能在生活中感觉到自己有空间表达不满,有权利争取得到更好的对待,而无需压抑自己去讨身边人的喜欢,那么她或许就能有勇气去处理在人际关系中的不适感了。”朋友点头,看起来她对女儿某些时候的“坏情绪”,开始有了新的理解。PART.02坏情绪里,往往包含着重要的好需求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几乎大多数父母都会对孩子的坏情绪感到棘手和烦心。

每当和父母接触,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科普活动中,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应对孩子的坏情绪”。

“应对”一词,总是隐隐的包含着某种无能为力和硬起头皮的抵抗感,从中我们能听出父母的努力和挫败,然而,要想走通这条路,我们就需要调整方向,把关注点从“应对”的位置调整到“理解”的位置上来。

这是两个很不同的状态。

以刚刚提到的朋友为例,当她处在应对的位置上,她的聚焦点可能就会落在“孩子的坏情绪如何能消失”上。

在这个位置上,她的行动很有可能会演变成“施压”——迫使孩子去和闺蜜发生冲突,或者催促孩子去做对她而言非常陌生的表达。

她的行为还可能会演变成“回避”——她可能会试图说服孩子无视那些冲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或者将冲突解释为“小孩子之间常有的事”,从而让孩子感到这些痛苦不值一提,且最好不提。

她可能还会在进一步的压力中采取无意识的攻击——比如对孩子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过软弱,性格怯懦,才会在人际关系中长时间忍受她人的欺负。

无论是哪一种,当“应对”指向的是症状的消失,它就可能会不知不觉演变成一种粗暴的切割与掩埋。

然而如果我们能站在“理解”的位置上去重新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比起让症状消失,去理解“孩子究竟在经历着什么,是什么导致孩子会有现在的状态”变成了更为重要的事情。养育者们不再重复陷入“答题”的困境,而是进入“探索”的过程。

而当这个过程能够开启,养育者们也会很快发现,那令人头疼的负面情绪,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有价值得多。

以“愤怒”这种情绪为例,它作为一种典型的所谓“负面情绪”,常常会令养育者们感到烦恼和不安。

常常流露愤怒情绪的婴孩,也会很容易被称为“坏脾气的小孩”。

但实际上,愤怒作为一种重要的情绪,它一直都在个体成长中发挥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哈佛大学副教授,发展心理学家Tronic Edward(他也是著名的母婴实验《silent face静止的脸》 的发起人)在一项对婴儿情绪的研究中发现,即使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在和周围环境互动时也会去评估自己的目标能否实现。

比如当婴儿试图唤起母亲的注意并进行游戏时,成功实现目标的婴儿会产生喜悦、充满兴趣的积极反应,如果他发现目标并没有实现时,婴儿就会体验到消极情绪。

重点来了。尽管是在经历消极情绪,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复杂的消极情绪在不同的情境下仍有明显的不同。

对于一个感到挫折,但是评估认为这些障碍可以克服的婴儿来说,他会产生愤怒的情绪状态,并在这样的状态下产生动力去尝试消除障碍。

而一个评估障碍无法克服的婴儿,他的消极反应是非常不同的,他表达的不是愤怒,而是悲伤和撤离。他可能会终止自己的尝试,并在互动中退缩。

所以Tronic最终得出来一个结论:情绪会激励和组织婴儿的行为,而不是破坏它。

这个观点让许多后来者意识到,情绪本身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没有一种情绪是废物,是绝对的“坏东西”,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看见这些情绪背后的含义。

伦敦大学学院(UCL)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候选人,精神分析科普作者严艺家在她的新书《情绪养育——建立0~10岁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中也同样写到:

“当我们对现实有所不满的时候,愤怒和另一些坏情绪往往可以驱使我们去做出一些努力,去改变我们并不喜欢的现实。”

坏情绪在孩子的身上有着如此复杂和重要的作用,在成年人身上亦是如此。

前不久,我在某知名电商平台购入了一款跨境商品,该商品页面上写着“7天无理由”、“极速退款”、“上门取货”,到货后我却发现和家人买重了。

于是,在没有拆封且未满7天的情况下,我申请退货退款,却被商家以保税仓发货不得退货为由拒绝,这激起了我强烈的愤怒。

于是我上网查询资料,发现有大量类似案例,多以消费者被拒结束。

我不甘接受此结果,因为商家的宣传和操作明显不符,于是我继续查询跨境商品退货的相关法律法规,又去搜罗了其他网友的投诉流程,发现这种情况确属商家违规。

于是我按照其他网友提供的经验,追踪到该商品在国内的清关公司名称与地址,然后进行取证截图,分别在购物平台、12315小程序上进行了详细投诉。经过了两天和商家、平台的多轮谈判后,最终我成功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顺利退货。

事后回顾,我知道我能持续行动的重要原因是来自我的愤怒——被商家侵犯权益的愤怒,看到更多像我一样的消费者维权失败的愤怒。

愤怒发出警示,提醒我正在受到侵犯。它也让我意识到我的需要:“被尊重&公平对待”。没有它的持续推动和我对它的正视,我或许就会放弃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也很难承认自己的需要。

我也曾见到过一些朋友,因为不能允许自己体验愤怒,而在被伤害或侵犯时感到无力与悲伤,当坏情绪被禁止,保护自己的动力和能力或许也将随之消失。

就像严艺家在《情绪养育》书中所写:“当一个孩子展现出坏情绪时,他似乎也是在告诉周围人:我想要改变这一切,我觉得我能改变这一切。

这些心态意味着孩子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境遇,这一点往往和一个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有非常大的关联,折射出他们的自尊、自信。”

这是坏情绪背后的重要讯息。

PART.03从坏情绪中汲取养分,重构心理调节能力在前不久严艺家和付老师对谈的直播中,在分享对孩子坏情绪的理解时,严艺家提出了一个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特别的观点——“坏情绪里也蕴藏着许多养分。”她将坏情绪形容为无法消化的坚硬的食物,然而当孩子在养育者的帮助下,能够逐渐去分解和消化这些坏情绪而不是将它们否认或排泄出去时,我们或许就会从中提取到对自己成长颇有建树的营养。比如我们在一开始时提到的小女孩遇到同伴胁迫,如果她无法感知和表达坏情绪,她自然也就无法采取保护自己的有力措施。再比如,当孩子开始产生了“他人与我”这样的意识时,孩子就可能会体验到“自我”的存在,并因为自我意志和他人的碰撞而产生坏情绪。这样的坏情绪的背后,蕴藏着“自我”被支持的需要,以及“自我存在”已经觉醒的重要成就。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表达坏情绪,本身也是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当坏情绪可以不用只是被压抑和阉割,一个人就能有机会从坏情绪中更多的了解自己,实现整合,甚至借由对坏情绪的体验和理解,从而激活内在的创造力。

比如诗人余秀华,她体验到了如此之多生命的痛苦,但最终她将它们变成了自己创作的养料,写出诸如“因为多么了解那个过程,从水里捧出火的坚决,和一开到底的绝望”这样撼动人心的诗句。正因为坏情绪中蕴藏着如此之多的养料,严艺家坚定地将它们称之为“成长发动机”。实际上不止是孩子,作为成年人,终其一生我们也在学习如何与我们的各种情绪相处,并持续地习得自我调节和情绪转化的能力,这几乎是一个人贯穿生命始终的任务。要想将坏情绪变废为宝,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去发展对坏情绪的理解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严艺家指出,“自我调节功能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之间转换的能力。”而孩子们进行这种转换的努力,很多时候会以一些看起来意想不到的所谓“负面”的状态出现。比如“有些学龄期的孩子上课时会瘫在椅子里,老师可能认为那是上课不认真的表现,但其实增加身体与椅子的接触面也是一种自我调节方式,意味着这个孩子在那一刻很累,并且还想努力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待在课堂里。”当养育者们能够具备这样的视角去重新理解孩子,或许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压力甚至时难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