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阿根廷宁愿多跑10000公里,也要把牛肉便宜进口到中国?

随心所欲舟 2024-12-03 12:05:19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华启生

前 言

13块钱一斤的阿根廷进口牛肉,你心动了吗?

别急着下单这“白菜价”背后,藏着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这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化浪潮下,资源依赖型国家发展的困境与迷思。

那么这“白菜价”牛肉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阿根廷牛肉低价的经济根源

阿根廷一个拥有广袤潘帕斯草原的南美国家,牛肉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如此丰富的资源,却没能转化成国民的普遍富裕。

究其根本在于其经济结构的先天不足和历史发展路径的偏差。

阿根廷经济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农产品出口,牛肉便是其中的支柱产业之一,这种“靠天吃饭”的模式,使得阿根廷经济脆弱不堪。

早在20世纪初,阿根廷的出口结构就已显现出令人担忧的单一性:96%的出口商品为农产品,而超过92%的进口商品为工业品。

这种极端的外贸依赖,使得阿根廷经济如同被捆绑在国际市场的战车上,一旦外部环境发生波动,就会遭受重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停止进口阿根廷农产品,同时切断了工业原料的供应,阿根廷经济因此迅速崩溃,便是这一结构性缺陷的残酷体现。

百年之后历史似乎重演,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紊乱,国际市场动荡不安,阿根廷经济再次陷入泥潭。

低价倾销牛肉成了阿根廷获取外汇、维持经济运转的无奈之举,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或许能解一时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阿根廷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大地主的盛宴,中小农户的悲歌

阿根廷的土地问题由来已久。

早在1914年全国98%的土地就集中在1%的大地主手中。

这种畸形的土地分配模式,严重制约了阿根廷农业的发展,大地主们坐拥大量土地,却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更倾向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中小农户则缺乏土地和资金,只能依靠低附加值的农牧产品出口勉强维持生计,价格战成了他们唯一的生存手段,恶性循环之下,阿根廷牛肉产业链整体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更谈不上提升产品附加值。

雪上加霜的是阿根廷国内严重的货币贬值,使得牛肉行业工人的实际薪资大幅缩水。

辛勤劳作换来的微薄收入,甚至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开销。

许多工人因此选择转行,导致牛肉加工厂劳动力短缺,进一步拖累了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可阿根廷并非没有想过进军高端市场,几年前阿根廷曾积极尝试打入欧洲市场。

然而欧洲消费者对牛肉品质的要求极为苛刻,不仅注重口感,更关注环保、有机、可追溯性等方面。

这对于习惯了粗放式经营的阿根廷大地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更愿意尽快出货、回笼资金,而不是费时费力地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复杂的认证要求。

结果可想而知阿根廷牛肉在欧洲市场遭遇了滑铁卢,2023年阿根廷牛肉出口到欧盟的份额下降了15%。

面对日益萎缩的市场份额,阿根廷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对价格更加敏感的中国市场,低价倾销成了他们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然而,这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竞争策略,注定无法长久。

“内卷”的南美草原

在南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牛肉生产国并非只有阿根廷一家。乌拉圭和巴西这两个南美邻国,同样是牛肉出口大国,它们在国际市场上与阿根廷展开着激烈的竞争。

乌拉圭深谙高端市场之道,他们并没有选择低价竞争,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溯源认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赢得了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2024年乌拉圭牛肉的出口单价已经达到了阿根廷的1.5倍,其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

巴西则采取了“量质并举”的策略,一方面他们与中国签订合作协议,大规模出口冻肉,抢占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面对来自邻国的竞争压力,阿根廷的低价策略显得捉襟见肘。

单纯依靠价格优势,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市场:机遇与挑战

对阿根廷而言中国市场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长的牛肉消费需求,为阿根廷牛肉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据显示阿根廷牛肉出口的76.1%都销往了中国市场。这看似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然而,机遇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单纯依靠低价竞争,难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长期青睐。

中国市场并非阿根廷牛肉的专属领地,乌拉圭、巴西、美国、新西兰等国的牛肉也在积极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阿根廷牛肉的低价优势并不稳固。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买方市场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将使阿根廷在贸易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阿根廷经济过度依赖农产品出口,如同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极高。

为了增强经济韧性,阿根廷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结构,积极发展多元化经济。

阿根廷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矿业、林业、渔业等产业,降低对农产品出口的依赖,另一方面阿根廷需要加大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投入,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阿根廷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低端制造和资源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阿根廷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在牛肉产业方面,阿根廷可以学习乌拉圭的溯源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机制,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赢得高端消费者的认可。

阿根廷还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土地高度集中是制约阿根廷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土地问题,是阿根廷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道坎。

阿根廷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土地改革经验,逐步推进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阿根廷需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阿根廷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同时阿根廷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吸引外资和技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阿根廷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阿根廷的“白菜价”牛肉,并非简单的市场现象,而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时代,资源禀赋不再是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结语

阿根廷的未来,取决于它能否打破路径依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对于中国而言,阿根廷的经验教训也值得深思。

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公平互利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在全球化时代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信源1.2024年11月27日,环球网:国际市场牛肉价格“牛气十足”,对国内市场有何影响?

2.2024年11月27日,环球时报:国际市场牛肉价格“牛气十足”,对国内市场有何影响?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