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说:有钱就牛?中国14亿人,连个小芯片都造不出来,天才都还躲在娘胎里吗?

李宗修说 2024-11-25 10:49:02

张忠谋又出“金句”了。

这一次,他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芯片制造,直言14亿人都造不出一个“小小的芯片”,甚至还甩出一句“天才都躲在娘胎里”的嘲讽。

这话一出口,不仅让人听得扎心,还让人忍不住去深挖:这种让人“破防”的评价,真的说明我们芯片产业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其实,张忠谋的这番话,表面上听着很刺耳,但仔细一琢磨,既有现实的痛点,也有被夸大的成分。

作为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的创始人,他当然有资格对芯片行业评头论足。

不过,他的这番话更像是在“戳痛处”,而不是完全不可逆的事实。

我们到底差在哪?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看看芯片制造到底是什么难度级别。

目前全球最尖端的制程工艺是3纳米,台积电和三星在这条路上跑得飞快,而中国大陆的主流制程还停留在14纳米,7纳米才刚刚实现突破。

这种差距,确实让人联想到“自行车追飞机”的场景。

但芯片制造不仅仅是制程工艺的比拼,它更像是一场需要“全家桶”配合的系统工程。

从最基础的芯片设计,到制造过程中用到的光刻机、化学材料,再到最后的封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顶尖的技术支撑。

而这些环节中,我们最受制于人的,就是“上游设备”。

拿光刻机举个例子,这个被称为“芯片制造皇冠上的明珠”的设备,目前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只有荷兰的ASML公司能造出,而且还不卖给我们。

就算我们有钱,也只能干瞪眼。

张忠谋所谓的“有钱能造芯片”,其实根本不成立。

“天才去哪了”?

张忠谋的另一个观点是中国缺少芯片领域的“天才”,这话听着更让人上火。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其实也是一种现实写照。

芯片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长期的科研积累和大量顶尖人才的投入。

过去几十年里,因为发展重点不同,我们在芯片领域起步晚,积累少。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行业刚起步时,人才跟不上,而在国外,早就已经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芯片领域专家。

更让人难受的是,我们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还有不少跑去给美国、欧洲的科技公司打工了。

不过,这几年情况正在改变。

越来越多的“海归”科学家开始回国,比如被称为“中国光刻机之父”的尹志尧,他从美国回国后创立了中微半导体,为国内芯片制造装备的突破立下了大功。

还有任正非创立的华为,也在芯片设计领域迈入了世界一流行列。

可以说,张忠谋说的“天才”,我们不是没有,只是正在慢慢把他们“召唤回来”。

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张忠谋的嘲讽听上去像是踩了一脚刹车,但实际上,中国芯片产业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了1.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2%。

虽然全球占比只有15%左右,但这个增速已经说明了一切。

更重要的是,国家正在全力支持芯片产业的发展。

从“十四五”规划到地方政府的专项补贴,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而企业层面,中芯国际、华为、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也在加速技术攻坚。

就拿中芯国际来说,虽然目前7纳米制程还没实现大规模量产,但已经是一个“从0到1”的突破。

张忠谋的话,是压力还是动力?

其实,张忠谋的嘲讽未必是坏事。

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一根“鞭子”,时刻提醒我们,芯片产业不能停下脚步。

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和竞争压力,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始终“向上”的心。

想要真正实现芯片制造的“自主可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这条路并不是没有希望。

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为芯片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在技术攻坚上持续投入,突破光刻机等“卡脖子”环节。

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芯片制造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它关乎国家的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

在这个领域,我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但只要保持定力,就一定能在未来的全球科技舞台上站稳脚跟。

换句话说,张忠谋的“毒舌”虽然让人不爽,但它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方向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在哪里。

中国芯片制造,绝不是“没戏”。

未来的某一天,当“中国芯”真正崛起时,相信我们会用实力让世界刮目相看。

0 阅读:220
评论列表
  • 2024-11-26 08:52

    张忠谋太自大了、他之所以能生产芯片、光刻机是买来的、并不是台积电自产的、离开A SIM、他一颗也生产不了。而我们自造的光刻机已能自产14Nm、7nm也已少量量产、张忠谋还能嘴贱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