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底肥效果充分发挥的秘诀

花草达人说事 2024-12-15 17:34:34

一、了解底肥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能让底肥效果发挥更充分的方法:

(一)有机肥的施用量要足

有机肥堪称土壤改良的关键动力所在。当有机质转化为腐殖质后,能够促使土壤团粒结构数量增多,对于养分的转化吸收以及维护土壤理化性状,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实际上,超量使用有机肥只是个别情况,大部分棚户使用有机肥的量普遍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一亩蔬菜大约会消耗2000公斤的有机质,所以需要施用足够的量,才能补上消耗掉的有机质。一般来说,建议每亩有机肥的用量达到万斤左右,可以选择优质的禽畜粪肥、稻壳粪、优质秸秆等作为有机肥来源,当然,也可以采用农家肥与商品有机肥混合使用的方式。

(二)混加适量的生物菌肥

如今,在底肥中添加生物菌肥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土壤环境里,主要依靠微生物来实现有机肥的分解以及各种养分的转化。在底肥中混加生物菌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改良土壤,提升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生物菌肥还能发挥以菌抑菌的作用,预防根部病害以及重茬危害,进而减少因根部出现问题而投入的农药量。

(三)使用有效的中微量元素

在蔬菜栽培过程中,中微量元素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不同地域的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各有差异,所以应当及时进行测土,了解土壤里中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通常情况下,底肥中需要施入的微量元素包含钙肥、硼肥以及铁锌肥料等。在施用中微肥的时候,务必要购买和使用有效的肥料产品。曾经有菜农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虽然施用了足量的钙肥,但是经过正规的土壤检测后,却发现钙含量依然不足,这表明所使用的钙肥是没有效果的假肥料。所以,菜农在选择中微肥产品时,一定要格外留意。

(四)使用方式要正确

通常底肥是伴随土壤翻耕一起施入的,若想让底肥效果达到最佳,就得关注其施用方式。

首先,底肥要深施。一般旋耕机翻地深度大概在20厘米左右,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造成地表养分富集。蔬菜根系具有向肥性,定植后根系会随着肥料扩展延伸,大量根系集中在土壤20厘米左右的位置,这既会影响蔬菜的长势,也会降低植株的抗性,进入冬季时,蔬菜就很容易遭受低温伤害。有记者采访时发现,如果肥料在地表过于集中,像黄瓜等蔬菜的根系会盘旋生长,而不是垂直向下深扎。

其次,在底肥量少的时候,可以采取沟施、畦施等方式,而当底肥用量大时,则一定要全棚深翻。

二、选对底肥种类是关键

(一)常见适用的肥料品种

在选择底肥时,有不少肥料品种是比较常见且适用的。氮肥中的碳酸氢铵,它能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氮元素,肥效相对较快,可助力作物茎叶的茁壮成长。磷肥里像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很受青睐,磷酸钙含有一定量的有效磷成分,能逐步释放磷元素,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磷的需求;磷酸二铵不仅含有磷,还有适量的氮元素,营养更为多元,对于作物早期生根、发苗等有着积极作用。

钾肥中的氯化钾、硫酸钾也是常用底肥,氯化钾价格相对亲民,钾含量较高,能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以及提升果实品质等;硫酸钾则适用于多种土壤类型,尤其对忌氯作物而言是很好的钾素来源,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及糖分积累等。

微量元素肥料中的锌肥、锰肥等同样不容小觑,锌肥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对一些如玉米等对锌敏感的作物来说,能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小叶病等缺锌症状;锰肥参与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诸多生理过程,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有着独特功效。这些肥料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情况合理搭配使用,往往能发挥出良好的底肥效果。

(二)依据作物和土壤选肥

要想让底肥效果充分发挥,依据作物和土壤的实际情况来挑选肥料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不同作物有着各异的需肥特性,例如叶菜类蔬菜,生长期间对氮肥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充足的氮肥能使其叶片生长得更加繁茂、嫩绿,所以在施底肥时要适当提高氮肥的占比;而像果树类,除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对中微量元素如钙、硼等也有一定需求,像苹果等果树在果实发育阶段,钙元素缺乏容易导致果实出现苦痘病等问题,因此底肥中就要考虑添加适量的钙肥。

同时,土壤的肥力状况也是选肥需要考量的关键因素。对于肥力较高、养分充足的土壤,底肥的用量可以相对少一些,注重补充一些土壤中相对缺乏的中微量元素或者调节土壤结构的肥料即可;但若是肥力低下、土壤较为贫瘠的地块,就要加大底肥中有机肥以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用量,先改良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养分环境。而且不同土壤质地对肥料的固定和释放情况也有差别,比如黏土保肥能力强但肥料释放慢,沙壤土保肥性差但肥料释放快,针对这些特点,在选择底肥种类以及确定施肥量时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调配,这样既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能避免肥料浪费以及因施肥不当对土壤和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把控底肥施用深度

(一)一般耕层深度要求

一般来说,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也就是15-20厘米左右的深度为宜。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先将它们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后通过耕翻使其进入土壤,确保肥料与全耕层土壤能够均匀混合。这样的深度能让肥料处于合适的土壤层次,利于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使底肥充分发挥作用,为作物整个生长周期提供稳定的养分支持。

(二)特殊肥料分层施用

像磷钾肥这类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的肥料,在底施时最好分上下两层来施用。下层可以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则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这是因为磷肥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分层施用能更好地满足作物不同时期对磷的需求,上层主要保障作物苗期对磷的需要,下层则负责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让磷钾肥的效果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从而助力作物茁壮成长、实现良好的产量和品质。

四、选准底肥施用时间

(一)不同季节的影响

底肥的施用时间对其效果发挥影响显著,一般来说,底肥秋施要比冬施、春施效果更好。以果树为例,秋季也就是9月上中旬左右,果树秋梢基本停止生长,此时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施基肥后,其速效性部分就能被根系快速吸收利用,不但可以增强叶片功能,而且还能将大部分光合产物贮藏在树体内,充实组织和花芽,有利于果树安全越冬。而基肥中的迟效性部分,经过秋、冬、春三季,部分也会转化为果树根系可吸收的营养物质,春季便可发挥肥效,对果树开花、坐果和春梢生长都有益处。

同时,秋季气温相对较高,施入的基肥能被土壤中微生物及时分解,更利于果树吸收。而冬、春季节气温低,有机肥腐熟分解缓慢,在这段时间内施有机肥,肥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到肥料充分分解发挥肥效后,又往往容易造成果树新梢的二次生长发育,对果树花芽分化和坐果率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秋施基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最佳的施肥时间段通常在9月下旬底至10月上旬,最晚也尽量不要超过10月份,这样才能让底肥更好地助力作物生长,为来年打下良好基础。

(二)结合作物生长周期

不同作物有着各自独特的生长规律,要想底肥效果充分展现,就得依据具体作物的生长周期来精准选择施用时间,确保在作物需肥的关键阶段,底肥能及时供应充足的养分。

比如叶菜类蔬菜,生长速度较快,对氮肥的需求在前期比较集中,所以在播种或移栽前施足富含氮肥的底肥很关键,能促使其叶片快速生长,变得繁茂嫩绿。而果树类作物,像苹果树,除了生长初期对氮、磷、钾等养分有需求外,在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以及成熟期等不同阶段,对各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各有特点,那么底肥的施用时间就要提前规划好,保证在这些关键阶段来临前,底肥已经施入并开始发挥作用,为果树的生长、结果提供持续的养分支持。

再如玉米等大田作物,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底肥,能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到了拔节期、抽穗期等需肥量大的阶段,底肥中长效释放的养分就能持续供应,满足其生长需求。总之,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特点,选准底肥施用时间,才能让底肥效果最大化,助力作物健康生长、实现高产优质。

五、运用正确施用方法

(一)常见的几种施肥方式

沟施:

在播种前,沿着作物行距开挖沟槽,这种施肥方式适用于行距较大的作物,比如玉米、棉花等。操作时,先按照作物种植的行距确定好开沟位置,然后将底肥均匀地施入沟内,之后进行覆土操作,让肥料被覆盖在土壤之下。需要注意的是,开沟的深度要根据作物根系特点以及肥料特性等来合理确定,避免沟开得过深或过浅影响肥料效果。例如桃树根系下扎比较浅,达30厘米左右,20厘米左右根系占主导地位,所以给桃树开沟施基肥就不能过深,20厘米左右较为合理,不然容易截断过多根系,影响树势,造成不良后果。

穴施:

通常在播种时使用,适用于行距较小的作物,像小麦、水稻等。具体做法是把底肥施入播种穴内,然后与土壤混合均匀,最后再覆土。例如蔬菜定植时,适合穴施的肥料有商品有机肥、生物肥、腐殖酸和氨基酸类肥料,这些肥料一般不易烧根,所含养分也有利于幼苗根系伸展,一般每穴施入30-40克为宜;而像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等含氮量过高的肥料,因为对幼苗根系刺激较大,施后极易烧苗,所以不易距离根部较近施入。同时,肥料要与定植穴内的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栽苗时可先用水灌穴,待水渗下去后再栽苗,也能把肥料溶解入水中,用肥水灌穴,效果会更好。另外,穴施肥料时由于与根系接触较近,施用量一定要控制好,宁可少施不可多施,像穴施生物菌肥的量每穴30-50克即可。

撒施:

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大、行距不均匀的作物。操作时,先将底肥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随后利用旋耕机或锄头等工具把肥料与土壤进行混合,使肥料能在土壤中分布相对均匀。不过要注意,撒施时要保证肥料撒布的均匀程度,避免有的地方肥料过多,有的地方肥料过少,影响作物生长。例如在一些大田作物种植区域,当面积广阔且不太方便进行沟施、穴施等操作时,撒施就是一种相对便捷的施肥方式。

(二)混合施肥的技巧

首先,有些肥料是可以混合施用的,像氮肥中的碳铵,磷肥中的普钙、二铵、钙镁磷肥、三料,钾肥中的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微肥中的锌肥、锰肥等,这些肥料搭配在一起,能够为作物提供较为全面的养分。在混合的时候,要保证混合均匀,可以采用多次翻拌等方式,让各种肥料颗粒充分混合,防止出现局部养分比例失调的情况。

同时,要避免出现肥料挥发、固化、产生拮抗作用等不利于肥效发挥的情况。例如,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不然容易导致氨挥发,降低肥效;磷肥由于在土壤中移动性差,而且容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所以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以此更好地满足作物不同时期对磷的需求,避免因不合理混合或施用方式导致磷肥过早失去活性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此外,不同肥料混合后,如果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等固化现象,也会影响肥效发挥以及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所以在混合之前要了解肥料的特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混合施肥操作。

六、其他影响底肥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一)肥料质量的把关

肥料质量对于底肥效果的发挥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我们一定要选择优质肥料,坚决避免使用劣质或过期肥料。优质的肥料在纯度方面往往更有保障,所含的有效养分比例高,能为作物生长精准且充足地提供所需营养。比如像一些大品牌、正规厂家生产的复合肥,其按照科学的配方严格生产,氮、磷、钾等各元素含量准确且稳定,施入土壤后能按预期为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持续供肥。

而劣质肥料可能存在纯度低、杂质含量高的问题。杂质过多不仅占据了一定的土壤空间,还可能会改变土壤原本适宜的理化性质,影响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例如有的劣质有机肥,没有经过充分腐熟,里面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以及病菌、虫卵等,施入土壤后,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烧伤作物根系,还可能引发病虫害滋生,严重影响底肥效果的正常发挥,甚至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减产等情况出现。所以在选择底肥时,要查看肥料的生产资质、合格证明等相关标识,确保肥料质量可靠。

(二)避免与种子接触

在施底肥时,务必要注意避免底肥与种子直接接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肥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或者会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旦与种子直接接触,极有可能烧伤种子,进而影响种子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例如像碳酸氢铵、氨水等肥料,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要是和种子挨得太近,释放出的刺激性气体以及产生的热量会熏伤种子和幼苗,使种子失去活性,无法正常萌发。

又如尿素含有缩二脲成分,在用量较大或者缩二脲含量较高时,接触到种子后容易阻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像采用沟施、穴施等施肥方式时,施肥的位置与播种的位置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一般种子要与穴施、条施的肥料相距5-10厘米左右为佳。在撒施肥料后进行翻耕等操作时,也要确保肥料能与土壤充分混匀,避免局部肥料浓度过高而在播种后接触到种子,从而保障作物能顺利发芽、健康生长。

(三)适量浇水的作用

底肥施用后适量浇水意义重大,它能够促进肥料溶解、渗透,让肥料更好地在土壤中分散开来,进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水作为一种良好的溶剂,能够使肥料颗粒快速溶解,其中的养分可以随着水分的渗透,均匀地分布在土壤颗粒间,更便于作物根系去吸收利用。

不同的作物、土壤以及施肥量等情况下,浇水的合适量度有所不同。以浇灌大蒜为例,在蒜薹伸长期,每5-6天浇一次水,隔2次水施一次肥,每次每亩浇水量40-60立方米,这样能保证肥料充分起效,满足大蒜生长需求。再比如桃树,秋施基肥后应立即浇水,浇水量以渗透根系分布层为宜,特别是在秋旱的情况下,充足且适量的浇水既能助力肥料养分释放,又能避免因干旱影响肥料的溶解和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