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国民政府的战略方向其实没问题,只是解放军实在太强了

历史轮 2024-10-10 22:24:18

三大战役,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东北战场、华中战场、华北战场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给人感觉是,我军轻轻松松地就歼灭老蒋154万大军。尤其现在部分电视剧过于宣扬国军的军事无能,很多人觉得,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肯定是出了大问题,才导致三大战役,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民政府大的战略方向其实也没问题,一旦蒋介石的战略规划得以实现,国民政府是很有可能苟延残喘多几年。

可规划是一回事,规划下去,下级能否执行是另外一回事;即使下级有能力执行,但对手也有可能强大到让你无法执行。解放军就是如此,强大到让国军任何战略规划,都无法执行下去。

三大战役,平津战役已经是大军压城的态势下,没有大的战斗,真正能左右国共双方实力天平的是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一、辽沈战役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无法汇合,否则东野压力山大

为什么林总一开始不听毛主席的话,不去打锦州,而是要打长春?这其实是很正常且符合逻辑的选择,因为东野的主力以及后勤支撑都在长春附近,不去打长春,反而劳师动众去打锦州,这有些违反常理。此外,围攻长春,就完全不用考虑来敌增援,反陷入被包围的危险处境。

打锦州则是危险重重,海上葫芦岛可以大幅增兵救援增援,沈阳还有大军三十万,可以西进,北平和沈阳空军随时都能支援,一不小心就会被敌军包饺子了。

但毛主席就是有战略魄力,循循善诱让林总打锦州。此时,国军的应对战略从军事上来说,也问题不大,一共两条措施。

一是要卫立煌全力出击,发出增援锦州及放弃长春之训示,组成西进兵团,但卫立煌不愿意听,延缓了好几日,沈阳主力才编成由廖耀湘率领的出辽西机动兵团

二是在锦州以西、沿渤海的锦西、葫芦岛,除原驻的四个师外,再从华北增调六个师,又把原驻烟台的两个师调来,组成东进兵团,由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以塔山为主攻方向,向锦州攻击前进。

其实,如果这两路进展迅速,不一再延迟,是有可能对东野围攻锦州部队形成巨大威胁。但在东野摆开战斗部署后,就比较难了。

虽然打折扣了,但我军还是有巨大压力,老蒋所设想的“集中兵力”“东西夹击”“在锦州地区给东北共军一个歼灭性的打击”,还是有可能实现。

但谁曾知道,那里离锦州只有三十公里的塔山,却遭遇我军的顽强抵抗。国军陆上部队如潮水一样,永不停歇地攻击;空中敌机来回穿梭于锦州、塔山间,进行轮番轰炸扫射;海上敌舰用大口径的舰炮协同陆地炮兵,倾下数以吨计的钢铁;这种情况连续六天六夜,东进兵团居然不能前进一步,不得不说这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至于西进兵团,直到在锦州丢了连人影都没看到,大虎山阻击战,廖耀湘五个军十二个师,有大量飞机、坦克和上千门大炮配合作战的全美式机械化部队,都打不过梁兴初的第十纵队,这也是军事史上的神奇例子。

当然,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解放军战斗力太强了,我想,国军开打之前也应该没想到的。

二、淮海战役的三路大军汇合“聚歼陈、刘两匪之良机”没实现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兵团虽然被歼灭,但双方打得极为惨烈,战损比几乎是一比一,黄兵团投降的仅仅一万人,伤亡六万人,华野同样付出了六万人的伤亡,遭受的损耗也不少。

很快,进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本来这个阶段,国民政府有可能改变战场态势。

中野以十几万人的力量包围黄维兵团十几万人,其实包围得很艰难,黄维兵团有五个军及一个快速纵队,都是美式装备,有着相当数量的重炮、坦克、机枪、自动化步枪、火焰喷射器等新式武器,训练严格,战斗力强,又有空军配合,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根本不是那么好包围的。

此时,老蒋在战略上,派出另外两路军队,想要和黄维兵团汇合,形成三路大军,实现“聚歼陈、刘两匪”的战略规划。

北面命令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经永城、蒙城向南,和黄维兵团汇合;

南面,命令刘峙带领徐州“剿总”机关移往蚌埠,指挥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北上,接出黄维兵团到蚌埠。

这两路进攻,加起来5个兵团,来势都很猛。可以说,只要有一路挡不住,就会与被困双堆集的黄维兵团里应外合,本来由中野包围黄维兵团的态势,就会变成解放军被蒋介石6个兵团反包围,中野肯定无力抵抗,这是非常严重后果。

但战略规划是好的,实施起来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黄维非常专业,他还下令将所有的汽车装满土,同被打坏的坦克一起排成一字长蛇,构成如城墙般坚固的防御工事。并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法,每天抽调一至三个有力团配以战车和炮兵的火力,向解放军阵地突击。但中野邓政委说:“就是把中野拼光了,其他部队照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中野硬是抗住压力,不让黄维突围。

至于另外两路,粟裕看住了他们,但粟裕压力也非常大,粟裕回忆说:“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最终,这两路的5个兵团也终究没能实现三路汇合。

说到底,还是解放军的战力太强了,强大到无论国民政府怎么规划战略,解放军都有实力“硬刚”。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国民政府在战略上本来有可能逆转战局,我想,在战略规划之前,老蒋肯定也想,优势在我,不说完成度百分之百,战略目标实现个50%总可以吧,但理想是丰腴的,现实总是骨感的,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不允许老蒋的战略设想有一点可以实现的可能。

2 阅读:789
评论列表
  • 江一 10
    2024-10-12 17:23

    黄百韬兵团十多万人被全歼,华野伤亡6万人,战损比怎么会是1:1呢?10多万人被全歼,怎么会算6万呢,伤亡、投降的要算,被俘的也要算进去。

  • 2024-10-27 00:00

    国民党军心民心都没了,就算把十大元帅对调过去,也无力回天

  • 2024-10-12 17:27

    另:国民党计划看起来很好,东西对进(辽沈战役)、南北对进(淮海战役),似乎能把解放军包围,但解放军不会防的?不会动的?不会攻的?就等着让你来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