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人物故事:杨建生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11-28 21:26:50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八日,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大海潮,猛袭广东省汕头地区。潮阳县西胪人民公社广大群众在革命会主任杨健生同志率领下,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大风大浪英勇搏斗。

傍晚,强台风、大海潮被英勇的汕头地区军民战胜了!但是,西胪人民却不见在战斗中坚持到最后的指挥员杨健生同志回来。大家顾不得换下滴水的衣服,立即跑到海边,深一脚、浅一脚,到处寻找老杨的去向。

几天后才找到杨健生同志的遗体。毛主席的好战士、党的好儿子、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杨健生同志,英勇地牺牲了。公社干部和贫下中农含着满眶热泪,激动地回想起杨健生同志“拼生拼死干革命”的光辉事迹。

那是一九六九年冬天,杨健生听从党召唤,到西胪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兼社长。有人说:“西胪工作不好搞。”老杨说:“干革命就要专找艰苦的工作做,拣重担子挑!”他朝气蓬勃地来到西胪。

杨健生到了公社,同志们就热情地把他带到住处。老杨一看这间房子宽敞明亮,便笑着说:“一个人哪能住这么大的房子!”他搬到了一间比较简陋的小房里。

老杨放下简单的行李,打开带来的木箱,从里面捧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书和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有人问:“这么多的书,看得完吗?”杨健生回答:“干革命就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刚安顿好住处,老杨就找公社干部谈心。他了解到个别干部嫌西胪工作难搞,就鼓励大家:“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要知难而上,和西胪人民共命运,同呼吸。

第二天,杨健生请一位公社干部带路,深入下去了解情况。他跑了十几个大队,在田里和社员一起劳动,到贫下中农家里问寒问暖。他兴奋地说: “西胪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海有平原;人多,觉悟也高,大有可为。”

每晚,杨健生小房里的灯光总要亮到深夜。有天夜里一位公社干部进去探看,发现老杨正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想到,老杨身患胃病、偏头痛、盗汗等疾病,白天奔波劳碌,为革命操心,夜里仍坚持学习,十分感动。

这年,西胪早晚两稻连续遭受特大自然灾害。阶级敌人乘机向社会主义发动猖狂进攻。西胪正处在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关头。杨健生针对这个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主席的教导给了他智慧,给了他力量,他决心团结西胪的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冲破重重阻力,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杨健生在公社党代会上讲了话。他指出:“共产党员,就是要听毛主席的话。千重要,万重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重要;千服务,万服务,掌握好革命大方向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老杨的发言在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党代会刚结束,有几个反革命两面派窜到潮阳,大肆推销“三自一包”。老杨越听越气愤。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被拉上资本主义歧途?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他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商量。革命干部和贫下中农正在议论:“什么产量责任制,什么包产到户,这明明是分田单干!”“这样搞法,就会走回头路,吃二遍苦!”

贫下中农和杨建生心连心,使杨建生更加增强了斗争的信心。他激动地说:“对!田不能分,产不能包。要我们贫下中农走回头路,办不到!我们只有一个心眼,照毛主席说的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在公社党委会上,一个领导干部,看到老杨和大多数党委委员坚决反对包产到户,便急着说: “党委委员要带头,这是县委的意见! ”杨健生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们只能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能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

杨建生团结了西胪公社的广大革命干部和贫下中农,坚决顶住包产到户的妖风。县里的一个当权派恼羞成怒,在一次公社社长会议上,公开点名批评西胪公社“不听话”,叫嚷要作“组织处理”。

什么“不听话”?不听谁的话?杨建生抑制不住满腔怒火,回想起自己走过的道路。他出身贫农家庭,一九四九年三月,他刚满十八岁,家乡还未解放,就响应党的召唤,参加革命队伍。

杨建生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锻炼中迅速茁壮成长。一九四九年十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在清匪反霸运动中,他同阶级敌人短兵相接,机智勇敢,亲手逮住一个潜伏下来的凶恶匪特。

土改时,他带领一个工作组,到反动势力十分嚣张的潮阳县仙港乡,发动贫下中农斗地主,分田地,先后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

土改结束,他同翻身农民一起,遵照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伟大教导,组成了有名的林遂弟互助组。办农业社、人民公社,他举红旗、打头阵,为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而战斗,又荣立了二等功…………

想起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想起在毛主席领导下自己所走过的革命历程,杨建生不禁心潮澎湃:“共产党员就是要听毛主席的话!对于违背毛泽东思想的话坚决不听!”

老杨和公社的革命干部互相鼓励。他坚定地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的利益,处分撤职算什么?天塌下来也敢顶!”大家团结一致,决心斗争到底!

一声春雷震天响。一九六二年九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了。毛主席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红灯高照心头亮,杨建生浑身是胆有力量。

外奢大队一个反动富农分子煽动一些人砍掉集体果树,扩大自留地。老杨怒不可遏地赶去,向党员和干部们指出:“阶级敌人砍果树,就是砍掉集体经济大树!共产党员就是要跟阶级敌人斗争到底!”

他还到各大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大讲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揭露“三自一包”的反动本质,打退了资本主义妖风。贫下中农称赞道:“老杨紧跟毛主席,社会主义方向管得好!”

西胪公社面海背山,每年要受到旱、涝、潮三害的威胁。老杨懂得,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根治三害,重新治理西胪河山。他亲自率领一个调查组,踏遍了西胪的山山水水。他说:“胸中有实际,说话才有底。”

在龙溪大队,老杨发现六个老贫农,凭着自己的双手,硬是在山腰挖通了一个一百多米长的山洞,把南坡水引到北坡,在大旱天,灌溉了九十多亩“望天田”,心里非常激动。

老杨马上在这里召开全社现场会议,大力推广这种硬骨头精神。他信心百倍地说:“只要我们上跟毛主席,下靠广大贫下中农,敢闯敢干,西胪面貌一定会改变,我们一定能对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杨建生认真学习,立即行动。“走路要看路标,办事要有样板”,他卷起铺盖来到全社最穷得尖山大队蹲点,决心在自然条件最差的山区,创建本地区学大寨的样板。

老杨在尖山向贫下中农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广泛宣传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在尖山掀起了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尖山的贫下中农热烈地议论开了:大寨的人比尖山少,困难比尖山大,他们靠毛泽东思想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就是要革穷山恶水的命!

可是,改变尖山面貌从何人手呢?老杨和贫下中农一道,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分析了尖山生产上的各种矛盾,决定先闯水利关,集中全力兴建蓄水三十多万立方的冷水坑水库。

建水库,这在只有两百多个劳动力的尖山大队,谈何容易!老杨组织大队干部和社员学习《愚公移山》。他说:“愚公可移山,我们能治水。只要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队小也能办大事!”

一小撮阶级敌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吹冷气:“不够一鸡笼人,就想修建大水库,除非鸡毛飞上天!”尖山贫下中农干劲冲天,针锋相对:“我们立下愚公志,鸡毛定能飞上天!”

工地上,你追我赶,热气腾腾。杨建生,专挑重活干。他和年青人高唱着革命歌曲,拉起三千多斤重的大石磙。大家感动地说:“书记能下海,我们敢擒龙。老杨,你尽管领着我们干!”

七十岁的老贫农也挑起畚箕来到工地,向杨建生同志请战。大家劝他休息,他不服气,说:“愚公九十有壮志,我才七十还年轻。建设社会主义谁人没责任!”

人心齐,泰山移。苦战半年多,二百多个劳动力做了六万四千多个劳动日。只用三千多元资金,就建成了原计划需要三年时间和投资一万五千元的冷水坑水库。大寨精神在尖山开花结果,鸡毛硬是飞上了天!

水库建成后的第一年,尖山获得了历史上第一次特大丰收。西胪人民从尖山看到了大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不用国家一分钱投资,在短时间内先后建成了十四个山塘、水库,基本上制伏了旱、涝灾害。

基本闯过水利关后,杨建生又和广大群众反复商量,提出了一个围海造田的宏伟蓝图。

个别人有畏难情绪,说什么:“茫茫海滩,潮来成汪洋,风起浪滔天,要围海造田,我看就是难!”杨健生坚定地说:“我们西胪有七万人,办什么事情都要从七万人想到七亿人,想到三十亿人。为了多作贡献,我们一定要知难而进!”

老杨的话,说得人们心里热呼呼的。全社上下群策群力,围海工程很快动工了。大家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打倒帝、修、反,就是豁出命,也要叫海龙王献粮!”

垒堤需要大量粗砂子填实堤底,这种砂子在西胪寻找不到。老杨就同大家一起到远处去寻找,终于在七十多里路外的地方,找到了这种粗砂。

石头不够,老杨又和群众商量,大伙说:“愚公挖山山能移,我们自炸自搬,石头用不完。”全社接成一条龙,边炸边扛边水运,石头源源不断地从山区运往海边。

在拦海大堤进入合龙的紧张时刻,杨建生突然胃肠出血。大家劝他休息,他却说:“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他带头跳进合龙口,带领大家抛石头,填沙包。

几千个民工,几百条木船,在老杨指挥下,拧成一股绳,堤围终于抢在涨潮之前胜利合龙。工地上,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英雄的西胪人民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杨建生的带领下,不到一年,就在茫茫海滩上,围垦出良田四千亩。

治山伏海起宏图,西胪河山换新颜。老杨又带领西胪人民走上了农业械化的道路。从一九六四年起,西胪每年为国家提供一千四百多万斤粮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九六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杨建生积极投身到群众运动中。

老杨用光辉的毛泽东思想鞭策自己继续革命。他坚信: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定无比正确!广大群众的革命行动一定符合大方向!自己十多年来的工作,一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

于是,他主动在公社显眼处,贴出自我批判的大字报,引火烧身。他还走村串户征求意见,谢群众帮助自己革命,受到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就在这时,“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黑风吹到西胪,杨建生被宣布“靠边站”了。但是,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顶天立地。老杨说:“我跟毛主席干革命,雷打火烧心不变!”他打起背包,到贫下中农家里去“三同”。

杨建生来到西二大队,他一踏进“三同”户的家门,老贫农陈庄良就迎上来说:“老扬呀,你是好是歹,我们贫下中农心中有数,你只管大胆干!”

老杨和往常一样,干得挺欢。白天和社员一起下田劳动,夜里同社员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开会商量工作,征求群众意见。

一次,大队召开会议,老杨发现第十三生产队队长陈林城没有到会。会后,他了解到林城经不起群众的批评,想撂担子。老杨立刻搬到林城家和他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一天夜里,老杨问林城:什么叫“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林城脸一红。老杨接着说:“依我看,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就是说,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拼生拼死干革命,‘完全’‘彻底’为人民。”

最后,老杨语重心长地说:“林城,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你撒手不干,对得起毛主席吗?”林城激动地说:“我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对不起毛主席。从今天起你看我改吧!”第二天,林城到群众中作了自我批评,又挑起革命和生产的重担。

东风阵阵,北京传来了《中共中央给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老杨学习了这封信,一连跑了五个大队,然后赶到公社生产指挥部,提出:“贯彻这个指示,关键在于提高干部的路线斗争觉悟。”

公社生产指挥部召开全社干部会,请老杨上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课。老杨现身说法道:“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每迈一步都要先看看是不是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我们只有为党的工作奋斗终身的义务,没有歇脚退坡的权利。

这一课,使到会的六百多个干部受到很大的教育。大家离开会场时,还在热烈讨论:“看人家老杨大公无私,埋头苦干,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就在公社干部大会开过不久,一小撮阶级敌人利用水利问题大耍阴谋,煽动两个大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挑起宗族纠纷。

老杨闻讯,连夜赶回公社,要求协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去做工作。有人劝他:“你是当权派,现在还是少出头露面好。”老杨严肃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同阶级敌人斗,就应当出面!宣传毛泽东思想,为人民服务,决不靠边!”

他来到斗争的第一线,和民兵一起站岗放哨,和解放军一起挨家逐户宣传毛泽东思想,三天三夜没合眼。他反复向群众指出:“世上只有阶级亲,没有宗族亲。”

广大群众擦亮了眼睛,揪出了暗中捣鬼的阶级敌人,贫下中农在斗争中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团结,大大加快了全公社革命大联合和革命三结合的步伐。

杨建生的一举一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大家说:“老杨行!风刮不倒,雷打不动,是根顶梁柱!”一九六八年三月,西胪公社革委会胜利诞生的时候,杨建生被大家推选为公社革委会主任。

当选那天夜里,杨建生反复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他决心用毛泽东思想掌好权,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

第二天,公社革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老杨首先提出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抓紧改造世界观的意见,并提议革委会成员先到贫下中农中去,听取意见,接受教育。大家一致同意,立即集队出发。

他们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公社先进集体尖山大队。老杨亲自请来大队几位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对大家说:“先听听贫下中农的声音。”

接着,老杨又带领大家,翻过几座山,来到全社最偏远的内奢大队,参观大队举办的阶级斗争教育展览,到天黑时才回到公社。

晚餐是忆苦餐。老杨同志噙着泪水忆苦思甜。老杨说:“新生的革命委员会,新就新在‘革命’两字上。今后,我们一定要靠毛泽东思想引路,靠毛泽东思想战斗,靠毛泽东思想掌权!”

此后,杨健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更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他的心和贫下中农紧贴在一起。有一天,老杨接到县革委会通知:一股寒流即将南下。他顾不上吃饭,立即同公社干部分头去各大队布置防寒工作。

忙到深夜十一时,老杨才从大队回来。他照例翻开毛主席著作学习。这时,寒流逐渐增强,他感到脚趾冻得发麻。天这么冷,贫下中农够不够暖呢?他的眼光停在《纪念白求恩》中两个“极端”上,立即起身再去大队查看。

他叫起两个公社干部,一起冒着午夜寒风来到竹林大队。大队干部很受感动。老杨对他们说:“天气寒冷,我们应该关心群众生活,要到贫下中农家里去看看。”

他们到了老贫农孙顺琴家里。发现他家虽然刚领到了救济棉被,可是盖得还不够暖和。

老杨马山赶回公社,卷起自己的被子就往外走。有同志关心地说:“老杨,这样你自己就睡不暖啊!”老杨说:“我们干部不能只顾自己的温暖,忘了贫下中农的寒冷。”

孙顺琴夫妻俩接过老杨送来的被子,无比激动。他们仰望着毛主席的光辉画像,止不住热泪满眶。连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七日上午,杨健生在县城开完会,病倒在家里,忽然县里有人赶来通知:“老杨,上级向我们发出了抗击强台风、大海潮的战斗号令,县里正在紧急动员。”

杨健生一听,一跃而起,快步赶到县革命委员会了解抗灾动员的情况。他心如火急,立即抱病上路,恨不得插翅飞回公社。

他一脚踏进公社门槛,汗顾不得擦,水顾不得喝,一直跑到办公室了解抗风抢险的准备情况。接着,他和公社革委会的同志一起,对全社抗灾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

他坚定地表示:“共产党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共产党员的战斗岗位!”

工作安排停当后,杨健生立即带领公社干部李继壮等人,直奔抗风抢险的第一线——公社围海造田指挥部。

围海造田指挥部距公社所在地八华里。这里,一条横贯全公社长达八千多米的防潮大堤,成了抗灾斗争的最前线。老杨赶到现场,马上对一段段堤防进行巡视,对一个个涵闸严加检查。

听说白屿墁发现险段,老杨率领大家前去抢险。有个老贫农见他脸色煞白,满头大汗,看出他病情严重,劝他说:“老杨,你指挥,我们干。”老杨脚不停,步不歇,说:“一起干,保卫人民利益要紧!”

赶到白屿墁险段,老杨抱起百多斤重的沙包,奋力冲在前面。他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舞大家一鼓作气,加固险堤。

深夜,全公社防潮排涝总门户——西胪港排涝闸电话告急:“排涝闸出现险象!”杨健生深知关系重大,火速集合一支突击队,摸黑赶往险地。

原来,排涝闸的闸板在风潮猛烈冲击下,裂开漏缝,潮水涌进闸内。老杨吩咐木工赶做闸板,大家一齐动手堵漏。

闸板穿上了“外衣”,堵住了漏洞。这时,老杨已经带病连续战斗了十多个小时,只见他依然精神抖擞,亮着手电,把排涝闸上下和左右堤岸,再仔细地检查一遍。

紧接着,他又召开了战地会议,发动群众,研究对策。他号召大家发扬勇敢战斗的作风。迎接更加紧张、更加艰苦的战斗。

果然,到凌晨,强台风入侵了。风狂,潮急,雨暴,闸前的副闸板顶不住风潮冲击,不断往上浮,浊浪滔滔直往里面涌。主闸危在旦夕!“抢救副闸,保卫主闸!”杨健生振臂高呼,领着十几个同志冲上副闸 板。

大家排成一道人墙,站在三寸宽的闸板上,拼命用力往下噔。老杨十几个小时来,忍着病痛坚持战斗,志坚如钢,带领大家齐声高诵: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一阵狂风,把共产党员李继壮和几个同志推下闸板,卷进急流漩涡。他们顽强地游回岸,又挽起手来继续战斗。浮起来的闸板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噔了下去。

风越来越大,潮越来越猛,要蹬住闸板越来越困难了。大家纷纷想办法,出主意。杨键生集中大家智慧,果断地下达命令:“快,把闸旁的大石头搬来!”

喊声刚落,人们把几十块几百斤重的大石头飞快搬来,硬是把闸板卡得严严实实的。主闸转危为安。

这时,风,掀天揭地,超过了十一级;潮,排山倒海,涨到离堤面只有三寸。老杨啊,人在水闸,胸怀全局,想起白屿墁上抢险的七十多个队干部和群众,想起还在卫生院的二十多名重病号和全社的几十个山塘水库…………

他急速跑到大堤旁的排涝闸管养所里,飞快摇动电话机,叮嘱白屿墁堤上的同志注意安全;命令卫生院火速转移病号;命令公社值班同志增派人员,加强防守山塘,水库…………

上午十一时,十二级以上的强台风以惊人的速度冲击西胪。这是几十年没见过的特大风暴。强台风激起排排巨浪,铺天盖地,猛扑大堤,汹涌的潮水直向堤内倾泻··。堤上的抢险队伍和外界失去了联系。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显然,险情已经超过了当前人力所能抗拒的最大限度。杨键生指挥若定,为了保护抢险的同志们,果断地决定转移。

人员集中到管养所,老杨领着大家朗读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他要求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他和公社的其他干部一起,迅速安排体力强会游泳的同志,三人一组地撤退。顿时,“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洪亮声音盖过了风暴。

同志们一批又一批地安全撤退了。转眼间,堤内已是一片汪洋。老贫农陈亚扁趟着没膝深的水,折回来关照老杨快走。老杨亮开嗓子一扬手道:“你们快走,不要管我!”他把脱险的机会先让给同志,自己留到最后才走。

在一旁的共产党员、排涝管理员老陈,感动得连忙拿起一件外衣往老杨的身上披。老杨婉言谢绝了。他集中全副精力组织同志们安全转移。

最后,只剩下杨健生和公社干部李继壮、林学香、张朝庆、马学声、周梅兴、郑秀宝等人。他们同排涝闸管理员一起,把屋外的木料和抢险物资搬进管养所,锁上门,才分组离开大堤。

他们顶着强台风,趟过齐腰深的水,刚冲出十几步,管养所的房子就轰隆一声,倒塌了。一座座小山般的巨浪翻过闸门,把闸门边一根粗石柱子都冲断了。

巨浪把他们冲散了。杨键生奋力从水底游出水面,呼喊着,寻找战友。又一座小山般的巨浪压过来,杨键生又一次奋力游出水面,呼喊着,寻找战友。在这危急的关头,杨键生啊,一心惦念战友的安危,全然不顾自己的生死!

英雄的喊声震天响,激励着战友斗狂风,战恶浪。突然,一排巨浪铺天盖地向杨键生扑过来,扑过来了··

风在呼号,海在咆哮。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用生命谱写成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壮歌,盖过风浪,响彻云霄!

西胪人民含悲忍泪,要求把老杨安葬在西胪高高的头栏山上。他们说:“多好的老杨啊!他是我们西胪的焦裕禄、杨水才!我们要让子孙后代永远纪念他,以他为榜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西胪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三天之内,把海堤上四十八个大缺口全部修复;一个月后又把八千多米长的防潮大堤加高了半米多;创造了大灾之年大丰收的奇迹。接着,一鼓作气,半年内围海造田九千亩,掀起了革命和生产的新高潮。

一九七零年五月十八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向杨键生同志学习。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