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到南京履职,老部下肖永银亲自相迎,王近山:辛苦肖司令了

飞翔历史说 2024-11-02 09:05:00

1969年的一个炎热午后,南京站台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画面: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手提破旧皮箱,另一手还拎着几只活蹦乱跳的老母鸡,他身旁的妻子怀抱着孩子,手臂上还挎着装满土特产的竹篮。若不是站台上三位将军笑脸相迎,谁能想到这位朴实的老者竟是赫赫有名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一、少年从军显身手

世人皆知王近山是开国中将,却鲜有人知他的从军之路竟始于一碗救命的红薯。1930年,湖北红安,15岁的王近山正在给地主放牛。那时的他,瘦小枯黄,衣衫褴褛,肚子里连一粒米都没有。这天,他遇到了一支红军队伍,一位红军战士见他饿得走路都颤颤巍巍,便掰下半个红薯递给他。

这半个红薯不仅救了他的命,还改变了他的人生。王近山一边啃着红薯,一边听红军战士讲述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当即就决定参军入伍。谁知这个看起来瘦弱的娃娃,竟然天生就是个打仗的料。

入伍不到半年,王近山就在一次战斗中立了大功。那是在黄安(今红安)城外的一场遭遇战,他带着几个战友,竟然智取了敌人一个运输队,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红军指战员们这才发现,这个放牛娃不但胆子大,还很有主意。

1932年春天,在湖北省麻城县的三里畈,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鄂豫皖苏区的大事。当时,大名鼎鼎的哈儿师长范绍增率领一个精锐旅,妄图一举突破红军防线。王近山此时已经是一个团的负责人,虽然手下只有不到200人,装备也很简陋,但他看准了地形,采取了"四面设伏,分批歼敌"的战术。

"同志们,咱们就在这条山沟里布置防线!"王近山指着地图对战友们说,"敌人一定会从这条路过来,到时候,咱们就给他们来个'包饺子'!"果不其然,范绍增的部队果真沿着这条路线前进。当敌军的先头部队走进伏击圈时,王近山一声令下,红军战士们从四面八方杀出,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这一仗,王近山率领的残缺不全的团,硬是将范绍增的一个旅给"包了饺子",全歼敌军主力。这一战役不仅令敌人闻风丧胆,更让上级刮目相看。很快,王近山就被提拔为红31军93师师长。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在22岁就当上师长的人,可是凤毛麟角。

不仅如此,王近山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战术,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麻雀战术"。说是"麻雀战术",其实就是利用地形地貌,把部队分散成若干小股,像麻雀一样灵活机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战术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6年,在长征途中,王近山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四川某地,他带领部队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连续作战三天三夜,最终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当时的战士们都说:"跟着王师长打仗,有饭吃有仗打,而且还能打胜仗!"

二、战功卓著创佳绩

抗战全面爆发后,王近山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这个职务看似不高,但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八路军的编制与红军时期有很大不同,很多红军时期的高级指挥员都降职使用。尽管如此,王近山依然在这个位置上打出了赫赫威名。

1938年春,王近山在太行山区遭遇了日军的"蚕食"战术。日军采取分散进攻的方式,妄图蚕食我军阵地。王近山一反常态,没有采取正面对抗,而是巧妙地利用太行山区的地形特点,采取了"反蚕食"战术。他将部队化整为零,设置了多个伏击点,专门袭击日军的补给线。这种战术效果显著,不到一个月就迫使日军放弃了进攻计划。

1940年的韩略村战役更是王近山军事才能的集中展现。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派出了一支由服部直臣少将率领的特别观战团,这支部队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得知这一情报后,王近山立即组织侦察兵深入敌后,摸清了日军的行军路线和休整地点。

在韩略村外的一个山谷中,王近山精心布置了一个"口袋阵"。他将主力部队分成三个战斗群:第一战斗群负责正面牵制,第二战斗群从侧翼包抄,第三战斗群则埋伏在谷口,准备切断敌人的退路。当日军全部进入山谷后,王近山下达了进攻命令。

这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从黄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我军的立体包围中陷入了被动。最终,这支日军精锐部队被全歼,服部直臣少将及6名大佐联队长在内的120余名军官全部阵亡。这一战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缴获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

战功卓著的王近山很快就连续升任769团团长、385旅副政委。1942年,他担任386旅旅长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战术。所谓"三三制",就是将部队分成三个梯队,每个梯队又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既可以分散作战,又能够快速集中。这种战术在太行山区的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王近山被任命为陈赓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在这个位置上,他指挥部队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破袭战,其中最著名的是破袭平汉铁路的"百日会战"。在这场持续100多天的战役中,王近山指挥部队采取"白天设伏,晚上突袭"的战术,共计破坏铁路桥梁50余座,炸毁敌军列车30多列,这些战绩让日军闻风丧胆。

在这期间,王近山还创新性地组建了"突击队"。这支队伍由精干战士组成,专门执行高难度的特殊任务。突击队采用"化整为零,以小搏大"的战术,经常能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发起突袭,取得重大战果。这支突击队后来成为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尖刀连"的前身。

三、解放战争显神威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近山被任命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1946年夏,他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夏邑战役。这场战役中,王近山展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当时,国民党军队在夏邑城内构筑了三道防线,城墙上布满了机枪火力点。王近山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战术:白天组织工兵分队秘密挖掘地道,晚上则派出突击队佯攻,迷惑敌人。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工兵分队终于在城墙下挖通了三条地道。第四天凌晨,突击队从地道中突然冒出,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的有生力量,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夏邑战役的胜利,为后来的豫东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7年初,王近山在指挥濮阳战役时又有创新。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濮阳城内屯兵3万余人,城防工事坚固。王近山没有采取强攻战术,而是巧用"声东击西"之计。他命令部队在城东制造出大规模调动的假象,实则主力部队已经悄悄绕到了城西。当守军将大量兵力调往东面时,王近山突然发起西面总攻,一举突破城防。这场战役共歼敌1.5万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同年冬天,在著名的豫北会战中,王近山的指挥才能再次得到体现。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他采取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战术。将部队分成若干个战斗群,专门寻找敌军薄弱环节进行突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指挥部队先后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多个据点,并在临汝县城外设伏,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

1948年,在准备淮海战役期间,王近山负责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为"尖刀连"。尖刀连的战士都是从各部队精选出来的精锐,不仅体能过硬,而且都精通爆破和侦察技能。在淮海战役中,尖刀连创造了以20人的小分队端掉敌军一个营的纪录。

淮海战役打响后,王近山率部担任主攻第一梯队。在攻打硃集镇时,他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战法:命令工兵连在战壕里挖设若干个"地雷坑",将炸药埋在坑内,然后用电线连接。当国民党军队进入战壕后,工兵连立即引爆炸药,造成了敌军重大伤亡。这种战法后来被命名为"地雷战",在其他战场上也得到推广应用。

1949年1月,在徐州外围的运河决战中,王近山指挥部队创造了"小车推进"战术。由于当时正值寒冬,地面结冰,推进困难。他命令部队就地取材,用木板制作小推车,既可以运送弹药,又能当作掩体使用。这种战术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还有效减少了伤亡。最终,在运河决战中一举歼敌3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四、剿匪建设保平安

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被任命为第四军军长兼浙江军区司令员。1950年初,他接到了剿匪的重要任务。当时浙江省内仍有大量土匪武装盘踞山区,其中最为棘手的是盘踞在天目山区的"浙西总队"。这支土匪武装有近万人,装备精良,经常骚扰地方,破坏生产建设。

王近山深知这片区域地形复杂,悬崖峭壁众多,正面进攻难度极大。他决定采取"分而围之"的策略,将部队分成三路:北路部队负责切断土匪的退路,东路部队负责阻击可能的增援,主力部队则从南面展开进攻。同时,他还在各个重要路口设立了检查站,严密监控可疑人员的活动。

在具体行动中,王近山创造性地使用了"蛙跳战术"。这种战术要求部队利用夜色掩护,采取跳跃式推进,每次推进后都立即构筑临时工事。通过这种方式,部队能够在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逐步压缩土匪的活动空间。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战斗,终于将"浙西总队"主力围歼在莲花峰地区。

1951年夏,王近山又投入到浙南剿匪行动中。这次面对的是盘踞在雁荡山区的"东南游击军"。这支土匪武装更为狡猾,他们熟悉地形,经常在山洞中设立暗哨,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转移。针对这种情况,王近山提出了"蚂蚁战术":将部队编成若干个三五人的小组,像蚂蚁一样爬山越岭,逐个搜索可疑地点。

为了提高搜索效率,王近山还组建了专门的"山地侦察队"。这支队伍由当地猎人和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他们不仅熟悉山地作战,还精通当地方言。在一次行动中,山地侦察队发现了土匪的一个重要据点——九龙洞。这个山洞位于悬崖峭壁之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

王近山立即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派出一支精干分队,由熟悉攀岩的战士组成,在夜间沿着峭壁攀爬到洞口上方。另一支分队则化装成商人,在洞口附近设置伏击圈。当土匪出洞活动时,两支分队同时发起进攻,一举将盘踞在九龙洞的土匪全部歼灭。

1952年初,王近山又转战浙东地区。这里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匪经常伪装成农民,混迹于集市之中。针对这种情况,王近山创造了"地毯式排查"的方法。他组织部队会同地方民兵,对每个村庄、每个集市都进行细致排查。同时,在重要的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严格检查来往人员的证件。

在剿匪过程中,王近山特别注意发动群众。他要求部队在执行任务时,要主动帮助群众收割庄稼、修建道路。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很多群众主动为部队提供土匪的活动情报,有力地配合了剿匪行动。到1952年底,浙江境内的土匪武装基本被肃清,地方治安得到显著改善。

五、革命传统永传承

1953年,王近山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积极投身军队建设和军事教育工作。他率先在部队中开展"传帮带"活动,组织老战士给新战士讲解作战经验。在他的倡议下,南京军区还成立了"战史研究室",系统整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作战经验。

1954年春,王近山主持编写了《游击战术教程》,这本教材详细总结了他在太行山区和华东战场的作战经验。书中特别强调了"三三制"战术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地形特点选择战机。这本教材后来成为军事院校的重要教材,为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王近山被任命为南京军事学院战术教研室主任。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创了"实战化教学"模式。他带领学员们走进太行山、华东战场等地,实地考察历史战场,分析当年的作战部署。在一次实地教学中,他带领学员重走了当年韩略村战役的路线,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地形设置伏击圈。

1956年,王近山开始着手整理革命历史资料。他组织人员走访了大量的老战士,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他的主持下,南京军区编写了《华东战场战例选编》,详细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重要战役。这些资料为后人研究军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57年,王近山在军区建立了"军事科研中心"。这个中心专门研究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法的演变。他提出要将传统游击战术与现代化装备结合起来,创新战术战法。在他的建议下,军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战术创新小组",定期研究讨论新型作战方法。

1958年,王近山开始在军区推广"教学相长"的培训模式。他要求每个连队都要建立"战术讨论室",鼓励官兵们研究作战问题。在一次战术讨论会上,一名年轻军官提出了将"三三制"战术运用于机械化部队的设想,得到了王近山的高度重视。后来,这个设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确实具有可行性。

1959年,王近山着手建立军事传统教育基地。他选择了几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场,如韩略村、夏邑等地,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这些基地里,不仅陈列了当年的武器装备,还原了重要战役的沙盘,方便官兵们学习研究。

1960年,王近山开始系统整理自己的军事经验。他将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在指挥艺术方面的心得,写成了《战术札记》。这本札记不仅记录了许多具体的战例,还总结了诸多实用的战术原则。比如,他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这一原则在后来的军事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