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电话被农产品商打爆,冯德莱恩对华“敲竹杠”,开出三大条件

古史迹 2024-10-17 15:37:41

引言

2024年10月,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电动汽车关税争端愈演愈烈,引发了全球关注,随着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场激烈的贸易战似乎已不可避免。

尽管在过去几个月中,中欧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但局势并未得到有效缓和,冯德莱恩提出的三大条件更是让这场争端雪上加霜。

欧盟的内部意见分歧、德国的强烈反对、中国的反制措施,加之农产品生产商的强烈抗议,使得整个事件愈发复杂。

欧盟决定加征关税

10月4日,欧盟正式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议,这一决定标志着中欧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紧张阶段。

欧盟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以低价在欧洲市场抢占份额,扰乱了欧洲的市场秩序,欧盟委员会指责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产品价格过低,损害了欧洲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欧盟的“反补贴关税”政策并非突然出台,早在此前几个月,欧盟内部已经就如何应对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战”展开了激烈讨论。

欧洲汽车制造商,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的企业,对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迅速扩张感到极度不安。

法国车企认为中国的“低价策略”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而欧洲市场的就业岗位也因此面临风险。

欧盟的关税举措立即引发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中国政府表示,欧盟的指控毫无根据,认为欧盟此举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商务部迅速发声,指责欧盟的决定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还破坏了全球自由贸易秩序。

事实上,在欧盟正式通过关税决议之前,中欧之间已经进行过多轮谈判,试图避免这场贸易冲突。

自9月以来,双方的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展开了长达八轮的磋商,中国方面曾提出多项妥协方案,包括承诺在定价方面作出调整,以缓解欧盟的市场压力,但是这些提议未能打动欧盟。

欧盟方面的态度强硬,尤其是在欧洲汽车制造业的强烈呼吁下,欧盟委员会始终坚持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得到了政府补贴,从而对欧洲市场构成了“不公平竞争”。

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官员之间的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而且更复杂的因素在于欧盟试图同时与中国的车企进行单独谈判,这种多线操作不仅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也使得双方在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

到10月初,谈判陷入了僵局,尽管中国方面仍希望能够通过磋商解决问题,但欧盟方面的态度让中方感到失望,随着谈判停滞不前,欧盟最终决定按计划推进关税政策。

欧盟对华“敲竹杠”

就在事态恶化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10月14日的德法高层会晤中,明确提出了欧盟可能取消关税的三个条件。

这些条件被外界普遍视为对中国的“敲竹杠”,因为它们不仅要求中国作出经济上的让步,还试图迫使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冯德莱恩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是,希望中国能够提供某种形式的经济补偿,以弥补欧盟电动汽车产业的损失。

她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在与中国竞争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需要通过补偿来维持市场的公平性。

第二个条件则要求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提高售价。

冯德莱恩认为,中国的低价电动汽车不仅扰乱了欧洲的市场秩序,还对本土汽车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她希望通过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缓解欧盟市场的竞争压力。

最后则是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在欧洲增加投资,特别是建立生产工厂,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在欧洲设厂,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缓解欧洲对外部依赖的担忧。

这些条件在欧洲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德国,许多人认为冯德莱恩的要求过于苛刻,且不切实际。

作为欧盟内部反对加征关税的主要力量,德国一直对欧盟的关税计划持保留态度。

德国总理朔尔茨对此公开表达了担忧,认为这一政策可能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制,尤其是针对德国的豪华汽车品牌。

由于德国汽车行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尤其担心中国会采取反制措施,针对德国出口的豪华燃油车品牌实施反倾销调查。

朔尔茨的声音反映了欧盟内部的分歧,尽管法国等国家强烈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德国等国则担心与中国的贸易战会对欧洲经济造成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德国呼吁欧盟与中国尽快达成协议,避免关税政策在10月底生效。

中国的迅速反击

面对欧盟的关税决定,中国并未坐以待毙,随后中国便宣布对欧盟国家的白兰地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调查,这一措施引发了欧洲尤其是法国白兰地生产商的强烈不满。

白兰地是法国的标志性出口产品之一,中国市场对其需求量巨大,中国的反制措施立即在欧洲引发了震动,尤其是对白兰地生产商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法国白兰地生产商迅速向欧盟施加压力,要求欧盟政府采取行动,保护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利益。

不仅如此,中国还将进一步扩大反制措施,可能涉及更多的欧盟农产品,欧盟内部的农产品生产商纷纷致电欧盟委员会,要求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更大范围的损失。

农产品商的抗议声越来越大,欧盟官员的电话几乎被打爆,要求采取有效行动应对中国的反制。

面对中国的反击,欧盟很快采取了应对措施,欧盟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硬木胶合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与此同时,欧盟对中国的玻璃纤维长丝征收了最高可达56.1%的临时反倾销税,而且欧盟还承诺为白兰地生产商提供补贴,以弥补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损失。

然而,这一补贴举措引发了其他农产品行业的强烈不满,猪肉和乳制品生产商认为,欧盟不应只为白兰地行业提供补贴,其他行业也应该得到类似的补偿。

随着各行业的抗议声浪不断高涨,欧盟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随后欧盟委员会表示,即便关税政策生效后,中欧之间的谈判仍将继续。

欧盟内部的分歧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使得这场贸易争端愈发复杂,随着10月底的临近,欧盟的关税政策即将生效,德国等反对派国家希望在此之前能够与中国达成协议,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然而,由于欧盟内部意见不统一,加上冯德莱恩的强硬态度,谈判的前景并不乐观。

根据媒体报道,如果谈判在11月前未能取得进展,中国可能会采取更为严厉的反制措施,涉及欧盟多个敏感经济领域,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着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这场中欧电动汽车关税争端的核心在于双方对于“公平竞争”的不同理解。

中国认为自己依靠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展开了公平竞争,而欧盟则认为中国的补贴政策扭曲了市场竞争。

因此,未来的谈判能否取得突破,取决于中欧双方在“公平竞争”这一问题上的认知能否达成一致。

结语

这场电动汽车关税争端不仅是中欧贸易关系的考验,也是全球市场自由竞争的试金石。

随着欧盟内部的分歧加剧,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不断升级,这场贸易战的影响将远超汽车行业,波及多个经济领域。

未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仍有待中欧双方的进一步谈判和妥协。

信息来源:《中方反制后,“欧盟出此下策被农产品商打爆电话”》——观察者网 2024年10月14日发布

《冯德莱恩:即使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生效,仍将与中国谈判》——观察者网 2024年10月15日发布

1 阅读: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