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
大将军曾公,天生就强壮康健,他练习过奔跑和轻功,几十尺的高墙,能一跃而上。他在浙江时,曾经失去生计,于是潜入杭州富人家里偷盗。结果他被火枪打伤,堕落后昏倒在某个寡妇的院子里。
寡妇惊奇他的不俗相貌,问:“这么个好汉子,为什么不参军入伍,而甘心做贼呢?”
曾公感动地落泪说:“我是外乡人,落魄到了这里,没办法回家,想弄点盘缠,哪里是心甘情愿这样啊?所以我有五不偷的自我约定:孤寡不偷,年老有病不偷,家中办大事不偷,中等人家不偷,没有设防的不偷。”
寡妇很认同他的话,赠给他一百两银子。曾公回到贵州,钱花完了,又因为盗窃被抓获,让人送到县尉宋君那里打过板子,遣送回了原籍。
当时齐二寡妇造反失败,困守在山里。这座山,三面陡峭壁立,没有其他山路可以上去,只有一面稍微平坦。山上严密布设了三个关卡,以一千兵士守卫,固若金汤。
齐二寡妇:本名王聪儿,襄阳人,出生于清乾隆年间,很早就嫁给了江湖豪杰齐林。齐林在家排行老二,结婚不久就被清廷杀害。王聪儿为夫报仇,参加白莲教起义,担任义军总指挥,人称齐二寡妇。她貌美如花,武艺高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据说还会法术,带着义军纵横驰骋,给予满清沉痛打击。
官兵无计可施,只能忍受上司的督责而已。有一个县令名叫刘清,此人心计颇多,想要攻击齐二寡妇的后寨。于是他找了能干的捕快去考察一帮小偷们的技能,发现曾公最厉害。另外还有三四个人也能登高,但必需其他人帮忙。
刘清把曾公等几人带去见大帅,说:“请您在前关猛攻,不遗余力,我愿意带几个壮健的小偷劫她的寨后。”大帅同意了。
刘清就让曾公先上。曾公上去长到一棵古树歇脚,然后用绳子吊四个人上到树间。曾公三次登到山巅,领着四人,先偷了贼兵的衣服,换了装,让对方难以辨别,再一同进入后寨粮草处纵火。火烧起来,几人大喊:“官兵从寨后攻进来了。”
贼兵全都忙于寨后,五人开了前关,将士们全都登了上来。齐二寡妇无力抵抗,跳崖而死。
曾公以军功得到官职,他拿了一千两银子,派人送给杭州那位寡妇,报答她的恩德。寡妇因此嫁给了曾公。后来曾公积累功劳,官至总兵,拜五等爵,为大将军。
曾公率兵到云南贵州,宋县尉当时还在任上,趴在地上迎接不敢抬头仰视,磕了九个头表示谢罪。
曾公笑道:“县尉你为什么前倨而后卑啊。你过去也是各尽其职罢了,不用怕。”某总督因为曾公出身微贱,有点看不起他。曾公说:“一开始做强盗而最终做官,于是能报效朝廷。只怕明的是官而暗地里是强盗,怎么能关怀百姓?”讲道学的人,至今还念诵曾公的这些言论,认为非常正确。
(出自《续客窗闲话》)
吴全素(上)
吴全素是苏州人,考举人连考了五次都铩羽而归。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他寄居在长安城的永兴里。十二月十三日的夜里,他已经睡下了,看到两个人身穿白衣,手执竹简,就像是贡院执牌领路来喊人的。
吴全素说:“礼部会试领人考试,都是有固定时间的,怎么烦劳你们夜里来领路?”使者坚持邀请,他不得已只好下床随他们走了。
不知不觉过了子城,又出了开远门两百步,他们朝正北方向走去。他们走的路有两尺来宽,此外看到的都是深深的泥潭。
一路上看到许多男男女女,撞倒的,拽倒的,戴枷的,铁链锁身的,衣衫相连的,和尚、道士,布袋套头的,双手反绑的,还有零散被驱赶着走的,几百人都走在泥沼中,只有吴全素走在平路上。
走了几里路,进了一座城池看到官府,同时站列的人有一千多。佩刀的军吏将这些人分成几部分,五十人作为一帮。
分过后,吴全素在第三帮中。这官府的正衙有大殿,大殿当中设有床几,有一个穿红衣的人坐在那里,他的左右站立几十名小吏。
衙吏点名,然后就交给管地狱的人。有交付磨狱者,交付矿狱的,交付汤狱的,交付火狱的,还有交付判案。听到将自己交付地狱,才醒悟过来自己已经死了。
看四十九个人都已经点名交付,只有吴全素还没点名。于是问点名的衙吏:“坐衙的是什么官?”衙吏说:“判官。”
于是吴全素向判官申诉:“全素恭敬地读书,阳寿还没结束,不该死。”判官说:“阴曹地府里的案卷,清楚明了。我们都是根据籍册去追人抓人,哪里能随便乱申诉!”
吴全素说:“我知道自己阳寿未尽,请您核对生死籍。”判官于是命人取来吴郡户籍,查到吴全素,元和十三年明经出身,这之后有三年阳寿,没有官运。
判官说:“人间三年,只是一瞬,而且你也没有什么荣禄,何必返回呢!回去了马上又来,只是徒增案卷文牍的麻烦。”
吴全素说:“我离开亲人五年,能够回家就是荣归,何况我考中后还有三年阳寿,请明察。”
判官说:“那就随便你吧。”说完告诫使者说:“这个人命薄,应该让他马上回去。如果耽误一下,只怕就来不及了。”
使者领命,当即与吴全素一同出发。他们出到门外,羡慕流泪的人不可胜数。
出了城池,没有再看到泥潭。接着来到开远门,两个使者对吴全素说:“您的命非常薄,天亮就回不去了,你看到判官的命令了吗?我们都贫穷,你每个人送上五十万钱,就不用担心了。”
吴全素说:“我家里离得远,家里又穷,如何搞到这些钱?”使者说:“你姨母的丈夫,住在宣阳,是户部的吏。他非常富有,一句话就可以搞定。”
于是一同来到姨夫家,两个使者不肯上台阶,吴全素进去说事。姨夫家正在吃煎饼,吴全素来到灯前,拱手说:“阿姨万福!”又说:“姨夫安好!”结果又没人答应。吴全素就用手罩住灯,满屋变得昏暗。
姨夫说:“为啥不甩点食物?夜里吃香东西,鬼神就来打扰,烦人。”吴全素既恨他们不能搭腔,又被他们当作鬼神,心里很恼火。一个青衣丫鬟端着吃的,正好对着吴全素。吴全素于是用力打了她一巴掌,丫鬟随手倒下。家人跑过来,又是拽头发,又是喷水,喊了很久,丫鬟才醒了过来。
吴全素没办法跟姨夫家人沟通,于是下台阶问两个使者怎么办。使者说:“是这样的,你还没有活过来,不是鬼是什么?鬼说话,人是听不到的,你罩住灯用巴打人,肯定把他们吓到了。”
吴全素问:“那要怎样才能把事情告诉他们呢?”使者说:“把我的唾沫涂在人家大门上,一家人睡着;涂在中门上,门内人睡着;涂在堂门,满堂人睡。你可用手接着我的唾沫去涂一下。”
吴全素掬起手掌,两个使者轮流唾了唾沫。他马上把唾沫捧着涂到堂门上。才涂好,满堂人伸懒腰打呵欠,捕捉拿走餐具,都去睡觉了。(未完,下期接续)
(出自《玄怪录》)
三刀师
唐朝的三刀师,俗家姓张,名伯英。唐肃宗乾元年间,是寿州健儿。他非常孝顺,因为自己的父亲在颍州,于是偷了官马前去寻找探亲。
健儿:是唐朝以后长期镇守边远地区的志愿役士兵。健儿制度是唐代兵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到了淮阴,他被守卫士兵抓住,刺吏崔昭命令拉出城外腰斩。当时那个刽子手号称很会用刀,把他砍了三次。第一次不行,未伤分毫,于是换了一把利刀,还是不行。刽子手用尽力气砍,依然毫无损伤。
刽子手吃惊地说:“我用刀砍,刀靠近他的身体,我就手软,不知是什么原因。”于是汇报给刺史。崔昭问张伯英怎么回事,张伯英回答说:“当年我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断绝荤腥,念《金刚经》十多年。自从胡人作乱以来,我身在军队中,就没有再念了。昨天我遇罪受罚,只有一心一意念经了。”
崔昭叹息,然后放了他。张伯英于是削发出家,手拿大铁铃化缘要饭,办理千人斋供,只需要一天时间。当时人们称呼他为“三刀师”,说他是起敬菩萨。
(出自《广异记》)
魔障
有书生宠爱一个娈童,相爱如同夫妇一般。娈童得病将死,临终前对书生万般留恋哀婉,已经气绝了,还紧紧握着书生手腕不肯放,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掰开。后来书生夜里梦到他,灯前月下也能见到他,渐渐连白天也能见到。和他相距七八尺远,问他不说话,叫他也不向前,走过去就向后退。书生因此恍恍惚惚成了心病,请人作法画符也无效应。他的父亲只好叫他在寺庙里暂住,以为鬼魂不敢进入佛地。可是到了那里病情还是老样子。
有个老僧说道:“种种魔障,皆起于自心。果然有这个男童吗?那是你心招来的;其实你见到的不是这个孩子吧?那不过是心想的幻影。只要排除一切杂念,你就不会看到他了。”另一个老僧说道:“法师对下等人说上等法,他没有定力,心里怎么空得下来?您好比只说病症,可是没有开出对症的药物啊。”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