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亿造光刻机厂,浙江成中国阿斯麦,美还会指责没经它同意?

以山爱科学 2024-09-29 03:42:10
导读:

决定了,2024年九月十四号,中国将投资五十亿在浙江,打造属于中国的光刻机工厂。

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都炸了。

毕竟全球在光刻机上“苦美久已”。

这一消息,无疑是给美一记重重的耳光,这也打响了半导体行业摆脱美国控制的局面。

说道这里,就想到了不久之前,中国光刻机套刻大于等于八毫米制程的消息,当时同样炸圈。

而且美还传出,为什么中国不经美国的同意,就去研究光刻机呢?

现在中国打造属于中国的阿斯麦,也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传出同样的消息。

为什么选择浙江作为光刻机厂的厂址呢?

国家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并不是说立马想到,立马就去做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有一个铺垫。

所以浙江会作为中国的阿斯麦进行打造,早之前就有预兆。

比如在2022年的时候,浙江就提出了一个计划,要打造出1+5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这个1+5是什么意思呢?

1代表着杭州,而5代表着宁波、嘉兴、绍兴、湖州、以及金华。

以1作为核心,5作为辐射,做大做强。

所以单从1+5的模式中,就能看出浙江的雄心壮志。

那么不禁要问一声,浙江何来的底气。

说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在2022年,根据浙江省的统计,本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就已经实现了规上销售收入一千二百五十六亿四千万元。

这里解释一个概念,什么叫规上?

它是从规上企业引申出来的意思,而规上企业指的是年产量超过标准的企业。

达到了这个标准,甚至超过,就叫规上企业,言外之意,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被叫做规下企业。

所以上面这个数字,他仅仅是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中成规模企业,贡献出来的数字,小一点的企业贡献都没算进去。

当然了单纯的数字说不了什么问题,得有一个对比,横向对比同比增长了两成。

也就是说2022年比2021年多了两成的销售收入,这意味着浙江在集成电路上的步子迈的更稳,更大。

再来看看2022年浙江省经营集成电路的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就有三百五十六家,其中规模达到十亿级别的有二十六家。

而且在浙江省有意培养下,培养出了具备单项冠军的企业就有六家,具备专精特新四大特点的小巨人企业,还有四十二家。

体积上去了,还得看质量。

毕竟虚胖是胖,但不抗打。

在2022年这些企业,十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就成立了四十二个。

这四十二个项目总投资更是达到了一千六百零七亿元。

再来横向对比一下,在2023年计划投资才二百一十一亿三千万元而已。

所以从这四十二个项目投资的总额就能看出,在2022年浙江省对于集成电路的投资力度变大,也同样说明这个产业集群发展的异常迅猛。

能有这样的一鸣惊人,也只能说在很早之前,浙江省就已经开始发力了。

比如杭州市滨江区,就是中国最早批准的七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中的一个。

所以对于集成电路这块,浙江省就具备先发优势。

后来经过浙江省推动这个行业,又开发出了两个核心区,其一杭州滨江区,其二绍兴市越城区;以及两个协同区,其一绍兴上虞区、其二杭州市富阳区。

这些年的培养,优秀的企业也不少,比如士兰微、大和热磁、海康存储等等。

那么在浙江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从芯片到软件、再到整机、再到系统,再到信息服务都有。

那么这次中国打造光刻机厂,理所当然的就会落到浙江,毕竟完整的产业链条,就是最大驱动力。

浙江光刻机厂和阿斯麦相比

五十亿元真不多,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而且场地绝对够大,足足二十万平方米的建厂面积。

而生产的光刻机采用的技术是,二十八纳米制程。

看起来比阿斯麦的五纳米,四纳米,甚至高端的三纳米有很大的差距。

但自己的宝贝再丑,那也是自己家的,比没有强。

最关键二十八纳米制裁,对于中国的企业够用了,更为高端的不用也罢。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吃饭来说,大米饭能吃饱,顶级糕点也能吃饱,要说好坏的话,当然顶级糕点的味道绝对好。

但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吃饱,而不是为了吃好。

现在二十八纳米已经足够中国的企业吃饱了,当吃饱之后,再琢磨三纳米这种顶级糕点,也就没有那么急迫了。

拿下也是迟早的事情。

再说年产量,据说一旦投产一年就能生产一百台光刻机。

当然了产能虽然和阿斯麦相比还是差了一点,但相信以中国的能力,以中国的全产业链的优势,产能的加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光刻机的价格必然会下来

总之,当二十八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在中国进行量产,也就意味着阿斯麦被挤出光刻机市场,也是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阿斯麦会被挤出市场呢?

很简单,阿斯麦虽然挂着光刻机制造企业的牌子,但它其实就一家组装厂,很多零件并不是阿斯麦生产的。

而且这些零件的数量众多。

比如2016年的第四代极紫外线光刻机,虽然可以制作五纳米以下的制裁,但使用的零件就高达十万多个,重达一百八十吨,运输的话,需要四十个集装箱进行运输。

而运输过去,进行安装调试就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年产量不超过三十台,想要入手一台,排队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听起来好像很好很不错很高科技的样子,何尝不是零件需要从其他地方制造,再运过去的原因。

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错,别想了,这种产量又会推迟。

也就无限推高了阿斯麦光刻机的成本。

再有就是很多技术专利都是来自于美国。

美国这些年关于光刻机的管控,都是有目共睹的,东西是不错,但卖不出去。

一家企业连产品都不卖,靠什么盈利?

没有盈利,怎么研发更高科技的产品?

所以阿斯麦看起来高大上,其实说到底是臃肿,被各种限制所掣肘。

相对于中国来说,缺的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一旦技术有所突破,其他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场地不够大,信不信当地政府就会询问,你到底需要多大的?

只要你敢报,不管多大,他们就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哪怕用地再紧张,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给出答复。

就算是开山破石也得弄出一块平整的土地出来。

需要资金,只要合理,不管多大,他们只会问一声,咋还不快点报,说不得直接就去实地开会,实地批了。

这不是大话,这是中国的决心,走自主创新的决心。

再大的力气,也要让中国有一颗完完全全的中国芯。

中国这些年集成电路行业,为什么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这个决心。

而且围绕着核心进行产业链辐射,不出门就能让需要的零件送到家门口。

所以成本低,必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比较阿斯麦就没有这样的便利,被多方掣肘,再加上运输成本等等,售卖的价格必然降低不了。

那么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在垄断的情况下,想要标多高就可以标多高,利润自然能保证。

可没有垄断呢?同样的东西,自然会选择价格低的。

所以可以预期当中国的光刻机出来之后,同类型的产品阿斯麦根本就不具备竞争性。

再有一点就是,参与的企业多了,那么想法就会多,势必不会凝成一股绳,一旦出现外部问题,内部的问题出现的会更多。

以阿斯麦的光刻机专利来说。

最早是在1997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就开始干预起了光刻机市场,并投入大量的精力,成了相关联盟。

当时是以英特尔和美国能源部牵头,再加上美国各大公司,包括摩托罗拉、IBM、AMD等等,然后配合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组成这个联盟。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集合美国的政府力量,再配合庞大的财力,聚集大量的科研人员,攻克光刻机。

当时该联盟是排斥外国企业的,以荷兰为基地的阿斯麦后来能够作为这个联盟之一,是因为阿斯麦投降了,而且还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这才在该联盟中有了一席之地。

看起来很不错,但当年作为该联盟领头者的因特尔为了防止核心设备供应商一家独大,还和日本的尼康进行了很多年的合作。

比如在三十二纳米制程出现的时候,还独家采购尼康的光刻机。

后来的二十二纳米虽然购买了阿斯麦的,但尼康的也没有落下。

只不过尼康不争气,技术跟不上不说,连设备的制造效率也落了一大截,最终导致尼康做不下去了。

这才有了因特尔巨资入股阿斯麦的事情发生。

所以别看阿斯麦的光刻机集合了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科技产品,成就了高科技的光刻机,但正因为是集合的,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时候,能想到一块的可能性会小很多的。

2 阅读:655
评论列表
  • 2024-09-29 10:34

    为大广东的广州感到难过,其实他也可以利用周边城市打造科技之城。

  • 2024-09-29 11:09

    搞笑嘛,50亿够不够买一台先进光刻机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9-29 10:54

    大国者,凡重器皆应操之我手。我命由我,彼辈之命亦由我。

  • 2024-09-29 10:42

    浙江的大格局,某是、谋事,必先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