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跨时代的交流,但是在尼克松来到中国跟毛主席进行谈话的时候,其间突然传出的电流声却让双方都愣在了原地。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声音就是录音设备传出的。对于这些意外情况,毛主席又做出了怎样的处理呢?
中美重新建交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便坐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这是我国跟美国分道扬镳之后第一次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当尼克松做出要来访中国这一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关注。
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过了抗美援朝,击败了联合国军的中国可以说是已经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威名。要知道,当时的联合国军是由装备精良为主的美军所领导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还能够拿下抗美援朝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已经拥有了跟美国掰掰手腕的实力。
再加上后续中国还成功突破了世界各国的核封锁,成功在没有任何外来专家的帮助之下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
对于拥有如此实力的中国,美国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起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作为足足有着四万万人的大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于是,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便带着妻子帕特来到了中国。为了这次会面,尼克松还专门研究了中国的握手礼节,直到下飞机之前,尼克松都还在不断练习着握手的动作。
下了飞机之后,尼克松很快便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周总理等人。在见到周总理的瞬间,尼克松便主动伸手紧紧地握住了周总理的手。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瞬间,代表着两国之间的关系重新由对抗走向正常。在进行了简单的相互问候之后,尼克松便在周总理等人的安排之下前往了国宴厅。
既然是两国之间的重新建交,中国自然是准备了最高规格的中餐。不过因为来宾都是美国人的缘故,我国还专门准备了刀叉。
但中餐用刀叉,怎么想都有些奇怪。但让在场人没想到的是,尼克松却并没有选择刀叉,而是拿起了放在旁边的筷子。在来到中国之前,尼克松还专门学习了筷子的使用方式。
取材网络
录音风波从尼克松使用筷子的方式来看,他应该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也就是从这一细节上,让我国看到了尼克松对恢复两国关系的诚意。
在用过午餐之后,周总理便安排了他跟毛主席的见面。当时的毛主席已经接近八十岁,但哪怕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毛主席还是坚持跟尼克松进行了一次长达75分钟的谈话。
在尼克松刚进入毛主席所在的菊香书屋的时候,一进门便看到了一整面墙的各类藏书。之前尼克松就听说过毛主席喜欢读书,但百闻不如一见,在真正见到书屋的时候,尼克松也确实是感到十分惊讶。
快要接近八十岁的高龄还能够坚持读书,这种精神可以说是相当可贵了。于是,尼克松便表示“听说毛主席对哲学有独特的理解,我很想领教一番。”
对于尼克松的这一提议,毛主席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谈话之中,两人就哲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交谈。
每当尼克松提出哲学问题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毛主席的精确回答。无论这个哲学问题是从哪个方向出发的,尼克松都能够从毛主席的口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观点。
但也就是当两人相谈正欢的时候,尼克松身边的一名随行人员口袋中却突然传出了一阵电流声。听到这些声音的瞬间,毛主席便转头看向了那名随行人员。
这个声音毛主席很清楚,就是录音设备。虽然说两人谈论的这些哲学问题就算被录音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就是担心这些话会被某些媒体拿去做文章来抹黑两国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要录音,可以在谈话之前先提前通知,这样双方也不会尴尬。现在正谈到关键时期,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电流声而影响了两人之间的情绪。
毛主席英明决策虽然那名随行人员在第一时间便尝试着去关闭录音设备,但因为事发突然,再加上比较慌乱,导致那个录音设备不但没能够在第一时间停下,反而电流声还再度加大了几分。
好在最后这些声音还是被成功地消除掉,但两人之间的谈话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而不得不暂时停下。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最终毛主席便主动出声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这是两国之间的第一次重新交流,要是因为这些小事就中断的话,那可就彰显不出我国的大国风范了。
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中,毛主席便再次开始跟尼克松探讨起了哲学问题。但两人都很清楚,这次来访肯定不只是为了探讨哲学问题的。
到了后来,已经有些忍不住的尼克松还是选择将话题引向了台湾和越南问题上。对于这两项关键问题,毛主席却是直接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周总理,并表示“这些我不感兴趣,改天你找他谈吧。”
很明显,毛主席并不想跟尼克松去过多探讨关于台湾的问题。而且在后续《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之前,毛主席还专门再三强调了对于台湾问题的坚定。
在这次谈话之中,毛主席不但展现出了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魄力,同时也展现出了他对意外情况的随机应变能力。
多年后对尼克松的采访中提到毛主席的时候,尼克松更是表示:“他的身上焕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
可想而知毛主席给尼克松带来的影响有多么深厚了,也就是从那次起,中美正式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