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大爷二阶段心衰,保持3年未加重,医生:他的3个好习惯救了他

张家养护讲坛 2024-12-11 07:02:36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冬日的清晨,寒风刺骨,街边的桂花树上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随风摇曳。一个步伐稳健的老人,提着还冒着热气的豆浆,沿着小巷慢慢走回家。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外套,虽然脸上爬满了皱纹,却透着一股精气神。邻居李婶隔着窗子喊了一声:“老杨,这大冷天的还起来这么早,可别累着。”

老杨笑着摆摆手,说自己习惯了,没事儿。李婶转身关上窗户,却忍不住嘀咕:“三年前医生都说他那心衰情况挺严重的,怎么现在看着比年轻人还精神?”

老杨回到家,把豆浆放在桌上,脱了外套,坐在椅子上舒了一口气。他的老伴王阿姨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馒头,埋怨道:“你啊,就不能多睡会儿?天天这么早出去,不嫌冷。”老杨摆摆手,笑着说:“这几年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咱不是挺好的吗?”王阿姨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如果把时光拨回三年前,老杨的生活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候,他刚刚被诊断为二阶段心衰,整个人仿佛被判了“死刑”。

医生当时的严肃表情,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心衰是个慢性病,没法根治。你得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那段时间,老杨整天心事重重,感觉自己啥都干不了,就等着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可谁能想到,三年过去了,他的病情竟然没有丝毫加重,反而整个人比之前更有精神。

说来也奇怪,这几年老杨没有用过什么特别的治疗手段,也没听说他吃了什么神奇的药。王阿姨心疼老伴,也试着总结了一下原因:“你啊,就是心宽,爱动,还特别能管住自己的嘴。”老杨听了哈哈一笑:“这不就是你的功劳嘛,要不是你做饭做得好,我咋能管住嘴?”

其实,老杨的“心宽”并不是天生的。他刚开始知道自己得了心衰时,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那种感觉,就像头顶悬着一把刀,随时可能落下来。

后来,他跟医院里一个有经验的医生聊了聊,对方说了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心衰这病,心情比药还重要。你要是整天害怕、担心,病情只会越来越糟。反过来,心态放平了,反而能稳住。”

从那以后,老杨开始慢慢学着调整自己的情绪。再大的事,他都告诉自己“没啥大不了的”。有时候王阿姨听他说一些“自我开导”的话,还笑他:“你这是在给自己打气呢!”可老杨却说:“人啊,得自己哄自己高兴,靠别人不管用。”

除了心态,老杨还有个让邻居们佩服的习惯——每天坚持运动。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花半小时绕着小区走一圈。

刚开始的时候,王阿姨还担心他这样会不会累到心脏,劝他别逞强。老杨却说:“医生说了,适量运动对心脏有好处,我这是在‘养心’。”当然,他也不是一上来就走那么多路,而是从每天五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时间和强度。现在,他已经能轻松走上一公里,完全不觉得累。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老杨对饮食的自律。他以前特别爱吃咸菜、腊肉这些重口味的东西,但自从确诊心衰后,他就彻底改了口味。

王阿姨起初还担心他会受不了清淡的饭菜,结果老杨反过来安慰她:“人啊,说到底就一张嘴,习惯了就行。”

现在,他每天的饮食都以蔬菜为主,盐和油也严格控制,甚至连零食都很少碰。邻居李婶有一次开玩笑说:“老杨,你这吃得也太苦了吧?”老杨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这不是苦,这是命。想多活几年,就得舍得。”

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三年,老杨的健康状况比很多同龄人都要好。上个月复查时,医生看到他的报告单,忍不住感慨:“像你这样心衰还能稳住三年不加重的,真不多见。你这生活习惯,值得很多人学习啊!”

一旁的王阿姨听了,笑着打趣:“他就是嘴硬心软,啥事都能坚持下来。医生夸他,他还得意得不行呢!”老杨摸了摸鼻子,笑着说:“谁不想多活几年啊?咱自己得争气!”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0 阅读: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