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小威力大的代表型战车:二战时期,日本迷你小装甲“豆战车”

单身鱼 2024-10-06 19:52:28

在二战的装甲战车里面,最吸引人眼球、火力最强的肯定是德国造的豹式和虎式这类坦克了。德国还搞出了鼠式超级大坦克呢,不过一直到战争打完,这鼠式坦克都没真的上过战场。德国人觉得,块头大、火力猛、性能好、重装甲的战车才算是合格又优秀的。可他的盟友日本不这么看,日本人觉得那种个头小、制动快的战车才是最好的,这可能和日本人自个儿的个头也有点关系。

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之后,有一种“九四式轻装甲车”(TK车)被投入使用,TK就是“特殊牵引车”的意思。这种轻型装甲车的个头特别小,所以也被叫做“九四式豆战车”。这种车型不能安装火炮,一开始装了1门“九一式车载轻机关枪”,1937年之后就换了,改成装1门“九七式车载重机关枪”。

1933年的时候,日本军方让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去研制牵引车。1935年这种车就开始投产了,到了1940年,总共生产出来843辆。

九四式豆战车被投入战场后,刚开始主要是用来运输弹药的,还会被日本帝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用于火力支援、侦察等工作,不过最后也被投入到战争里,成了杀人的武器。

豆战车被研发生产出来后,日本军部挺喜欢它的。不过这战车有不少毛病。它是用牵引车改的,引擎马力小,在恶劣地形就不行了。它就装备个轻机关枪,作为“战车”来讲,火力明显不够。

装甲这块呢,就用了最少的“装甲”,厚度也就8到12毫米。实战的时候,中国守军拿7.92毫米的重机枪子弹就能把它的装甲给打穿,然后把车里的人干掉。还有啊,这款战车的观察口用的不是防弹玻璃,就是普通玻璃。

还有个情况是,这款战车就只能坐两个人。要是有一个人受伤了,那另一个人就得既操控又射击。另外呢,这战车的战斗室和机械室没分隔开,乘车的组员得直接忍受引擎发出的巨大噪音和热气。

这战车毛病不少,可好歹比没有强,中国守军被它弄得损失不小。九四式豆战车在侵华战争里大量使用,1939年还用到诺门罕战役和太平洋战争里了。像南京战役、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这些大战役里,都能看到豆战车。这种小战车,一个炸药包或者几颗绑一块儿的手榴弹就能炸毁,可真要靠近它可太难了,那机枪火力很密集,人很难靠近。

图里是1937年12月,在日本军攻打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战役时,日本的独立轻装甲车中队(藤田実彦)朝着中华门进攻。

1940年之前,“豆战车”在中华大地那是横着走,没人能拦住。可是随着战局发生变化,这战车就不被看重了。日本军部也发现这战车有不少毛病,于是就研制出了“九七式轻型战车”。这新战车呢,装甲又厚了,体积也大了,还装上了火炮。不过“豆战车”也没完全从战场上消失,有一部分被改造成了“九四式甲号撒车”和“九四式甲号消车”,前面那个是用来投毒气弹的,后面这个是用来消毒的。一直到1945年冲绳岛战役的时候,还能看到“豆战车”呢,它被当成一种本土防御作战的工具,甚至还负责保护皇族和转移皇族。

但最后呢,美国人一登陆,就把那些东西全给销毁了,现在就只剩下一辆原型车,还存放在博物馆里呢。

1 阅读: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