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岸青带着妻子探望父亲,毛泽东:你该带新媳妇去认认家门

夏夜流萤迟归 2024-12-11 13:10:01

1947年,贺子珍领着毛娇娇和毛岸青从苏联回到了东北。1949年,毛泽东到了北平后,把这俩孩子接到自己跟前。那时候毛娇娇还小,就给安排到学校上学去了,毛岸青在苏联上过大学,被分到中宣部马列主义编译所当俄文翻译。

毛岸青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得知哥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这一下,他小时候落下的脑疾病根又犯了,只好住进了医院。毛岸青7岁那年,母亲杨开慧没了,父亲也不在身边,是哥哥毛岸英领着他四处讨生活,真可谓长兄如父啊。

1937 年,岸英和岸青兄弟俩被送去了苏联。这兄弟俩在国外互相依靠,一块儿过了十年,感情那是相当好。后来岸英早早去世了,这对岸青打击特别大,他的病很严重,在国内治不好。于是,毛泽东就把儿子送到苏联去治病了。

没过多久,岸青的嫂子刘思齐去苏联留学,她到医院看望岸青。聊了几次后,刘思齐感觉岸青一个人在异国的医院里,冷冷清清的,特别希望能回国治病。

刘思齐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把情况大概说了说。毛泽东看了信后,好半天都没说话,过了一阵儿才下了决定,让儿子回国。没多久,毛岸青就回到国内,还去北京见了父亲。

父子相见,感慨颇多。毛泽东子女不少,可因为种种原因,就剩下毛岸青这一个儿子,还有李敏、李讷两个女儿。他平常工作特别忙,对儿女的成长难免有些照顾不到的地方。这会儿见到儿子,那真是尽显慈父的一面。

因为毛岸青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毛泽东就打算让儿子去大连的一个部队疗养院,在那儿治病并调养身体。这样一来,父子俩又得分开在两地了。不过还好,嫂子刘思齐从苏联留学回来后,常常去看望毛岸青。

1960 年,在经过挺长时间的治疗跟疗养后,毛岸青的病总算有了显著的好转。那些关心毛岸青病情的人都特别开心。刘思齐回到北京大学念书了,她打算趁着放暑假的时候,去大连看看岸青。

岸青和岸英那可是兄弟感情特别深。刘思齐呢,虽说年龄比岸青小点,可在情感上,她对岸青就像姐姐对弟弟、亲人对亲人那样。以前啊,他们俩来往挺多的,关系特别铁。

刘思齐有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叫张少华(笔名是邵华,后来大家都爱叫她邵华)。这姐妹俩关系特别好,刘思齐常常领着妹妹一块儿去看毛岸青。他们仨年龄差不多,在一起可有得聊了。

毛泽东晓得刘思齐姐妹要去大连看岸青,就让思齐帮忙带一封信过去。

在信里,毛泽东先操心儿子的病况,宽慰儿子别着急,踏踏实实地养病。接着又打听儿子的感情事儿,毛泽东清楚儿子跟张少华多次有信件往来,就问他俩咋想的,是不是确定了恋爱关系。

最后啊,毛泽东在信里让儿子替他向大连市委以及医院的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人家对他的照顾。

【双喜临门,毛岸青和张少华结婚,刘思齐和杨茂之结婚】

毛岸青借着这次去看望的时机,跟少华确定了恋爱关系。少华本来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上学呢,后来为了能更方便地照顾毛岸青,就转学去大连师范学院了。

相处了一阵子,毛岸青和邵华的感情愈发好了,他俩一块儿写信给毛泽东,想要在大连办婚事。

收到两个孩子的信,毛主席可高兴了。毛主席对张少华挺熟悉的,以前张少华老是跟着刘思齐去看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同意他俩结婚。

不过啊,毛泽东专门把亲家母张文秋(刘思齐和张少华的妈妈)给请来了,想问问亲家母对这桩婚事咋想的。张文秋说她尊重两个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们乐意,那她也没啥意见,同意这门婚事。

毛泽东很诚恳地讲:“我觉着你应该也是同意的。但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咱都是亲家。如今咱可是老亲家又加上新亲家,那是越来越亲啦!”

在双方父母都点头同意后,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办了一场简简单单的婚礼。

毛岸英走了以后,毛泽东找刘思齐谈了几回。刘思齐年纪不大,毛泽东不想这姑娘一直沉浸在悲伤里,好多次劝她可以再找个人结婚。

前些年刘思齐心里头没整明白,后来想明白了,可又一直碰不上合适的对象。这时候,刘震将军给毛泽东提议,说空军教员杨茂之不错,然后刘思齐就跟杨茂之开始接触了。

两对小情侣在1961年结了婚,这事儿还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和祝福呢。

1962年的春天,有两对刚结婚的夫妻一块儿去北京看望毛泽东。毛泽东看到孩子们来了,整个人都精神了,脸上带着笑问:“你们猜猜,看到你们,我想到啥了?”

大伙都直摇头,就少华张嘴讲道:“爸肯定是想起自己年轻那会的事儿了吧?”

毛泽东点了点头,说道:“菜都差不多了。看到你们啊,我就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馆员,一个月工资是八块大洋。我白天读书,晚上还得走十几里路去见你们开慧妈妈。那段日子啊……”

几个年轻人听着毛泽东讲过去的事儿,脸上都乐开了花。说着说着,毛泽东就问杨茂之他家里父母的身体咋样,还跟这小两口说,有时间就回去瞅瞅老人。

毛泽东转过头来,又跟岸青和少华讲:“你们应该带着新媳妇去认认家里的门,让外婆还有亲戚朋友们都看一看。”

毛岸青说:“我跟少华讨论过这个事儿,正打算跟爸爸讲呢,没想到爸爸倒先说起了。”

毛泽东难得有空跟孩子们多唠会儿嗑,心情挺不错的。在离开之前,两对小夫妻还跟毛泽东一块儿拍了好几张照片呢。

【毛岸青回韶山】

1962 年 5 月,毛岸青、刘思齐(后来改叫刘松林)、张少华(后来常用笔名邵华)这三个人从北京坐火车去了长沙,接着又从长沙坐车去板仓,给杨开慧扫墓。在长沙的时候,他们的舅舅杨开智招待了他们,还跟他们一块儿去扫墓。

毛岸青在山坡上看到母亲的墓碑,小时候的那些事儿一下子就在脑子里清楚地浮现出来,他的眼睛忍不住泛起泪光,感叹道:“都过去31年啦……”

毛岸青记得特别清楚,1931年的春天,毛岸英领着他和毛岸龙弟弟,在这儿给母亲立了块碑,那回小坡上的杜鹃花红得特别鲜艳,满满一片呢。

这回啊,哥哥和弟弟都没了,倒是毛岸青本人,还有两个儿媳妇去看妈妈了。

给杨开慧扫完墓,大伙又上车,直奔韶山。没一会儿就到了毛泽东旧居,好多乡亲出来迎接。大伙凑一块儿唠嗑,说起了毛泽东小时候的那些事儿。

这是刘思齐跟张少华头一回来韶山,瞅啥都觉着新鲜,跟乡亲们聊得那叫一个热乎。随后呢,在乡亲们的引领下,他们几个人又去给好像是祖父祖母的墓扫了扫。

在韶山待了几天之后,这三个人就走了,回北京去了。

张少华乐了,开玩笑道:“你可真美!鲁迅先生那可是大文豪,你算啥呀?”

毛岸青说:“我呀,我是毛岸青,毛新宇是我儿子!”毛新宇出生后,毛岸青领着一家人回韶山老家的频次变得更高了。1974年,毛岸青和张少华带着三岁多的毛新宇,回老家给母亲扫墓,完事儿后又在韶山老家待了几天。

1986年元宵节的时候,毛岸青带着一家人回到了韶山老家。他们先去扫了墓,接着去毛泽东纪念馆逛了逛,最后还去了滴水洞。虽说毛泽东在1976年就走了,可乡亲们招待他们的时候还是特别热情。

1995年2月,毛岸青带着家人再次到了韶山。这时候,毛岸青都72岁啦,身体不太好,不过一回到家乡,那心情可美了。

晚上,乡亲们弄了个小型的欢迎宴,这一家人都去了。毛岸青的眼睛老是瞅着桌上的烟酒,张少华瞧见后就讲:“岸青以前抽烟,也喝酒,不过这几年身体不太好,医生叫他给戒了。今儿个回老家心里高兴,这是想破个戒呀。”

欢迎宴会上的大伙都说:“今儿个可算有这好兴致,那就破个例吧。”

毛岸青挺高兴的,不过就只喝了一小口酒,抽了一根“白沙烟”。往后,毛岸青由于身体方面的问题,就没再回过韶山了。张少华老是带着毛新宇回老家扫墓,顺便也看看乡亲们。

1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