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此前一场重要活动中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全球化已经失效,台积电正面临空前危机。
这番话背后,透露出台积电在国际政治变局中的深深忧虑。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特朗普第一任期。当时的白宫可谓是软硬兼施,后续拜登上任,一边给台积电打"橄榄枝",一边施加巨大压力。
台积电最终不得不答应在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建设5纳米工厂。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决定充满了战略性的拖延 - 宣布时间选在2020年大选前夕,俨然一副等待花落谁家的姿态。
台积电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们深谙成本效益。在美国建厂的人工、原材料和运营成本远超台湾本土,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当时的董事长刘德音就直言不讳地表示过这一点。但在地缘政治的压力下,商业逻辑不得不让位于政治考量。
拜登上台后,台积电看到了新的机遇。为了争取更多补贴,他们主动升级投资计划:不仅将原本的5纳米提升到4纳米,还追加了3纳米工厂的计划,总投资暴增至400亿美元。
这个大手笔让业界惊叹,但补贴迟迟未到位的现实又让人唏嘘。
有趣的是,就连美国本土的芯片巨头英特尔都在补贴问题上焦头烂额。他们雄心勃勃地规划了1000亿美元的八厂计划,却迟迟等不来政府的实质性支持。这种情况直到英特尔威胁要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区,才有了转机。
今年4月,台积电总算等来了转机,与美国商务部签署了补贴协议。作为交换,他们承诺再建一座2纳米工厂,投资高达650亿美元。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孤注一掷,押注美国市场的重要标志。
但政治的风向变了。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台积电做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将原定于12月的美国工厂落成典礼推迟到明年1月。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绝非偶然,而是一次高明的政治表态。与其在拜登即将卸任时办典礼,不如等候新任掌门人到来。
在全球化退潮、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今天,台积电的这一系列动作,展现出一家顶尖科技企业在国际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它既要维持技术领先地位,又要平衡各方关系,在夹缝中寻找最佳生存之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当今世界,纯粹的商业决策已经不复存在。科技企业的每一步棋,都要放在更大的政治经济棋盘上来思考。台积电的选择,或许会成为未来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