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弹道导弹攻击目标时的飞行过程大致分为三个过程:从点火到飞出大气层发动机关机叫助推/上升段,大气层外空间叫中段,从再次进入大气层到战斗部命中目标之前叫末段。 简单说说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大家都能看懂)。上升段拦截虽然导弹信号特征最明显、速度相对较慢,探测和拦截都很方便,但需要防守方在敌方发射基地附近部署反导兵力,容易遭到进攻方的拦截和打击,可行性不高(例如美国已经下马的激光反导飞机)。作为防守方,主流的反制措施就是在末端或者中段拦截。 末端拦截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因为弹道导弹距离地面较近,因此对反导拦截弹的射程、速度等性能要求不高,作战目标容易达成。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段拦截,由于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飞行,不仅速度极快,而且有非常高的高度和更远的距离。这样就对整个探测、预警、跟踪、打击等环节和拦截弹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何要重点发展中段拦截呢?因为这种防御手段优点很多。首先,它可以给整个反导拦截作战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如果中段拦截有漏网之鱼,还可以交给末段拦截进行处理,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导弹飞近了才能打,也避免把宝都押到末段拦截上。 再者,中段拦截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应对多弹头弹道导弹,可以在分导弹头(以及诱饵弹头)分离之前,就把导弹摧毁。因为假设分导弹头分离之后,需要拦截的目标就从一个变成了几个甚至十几个。 最后,中段拦截还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核弹头被拦截后,仍然导致本国受到核污染的可能。末段反导有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整个过程是在大气层内,并且弹道导弹已经很接近本国领土,这样很可能出现核弹头被拦截后依然洒落在防御方的国土上。而中段拦截发生在大气层之外,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为什么要开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弹道导弹攻击目标时的飞行过程大致分为三个过
和洽看国际
2023-03-20 10:45: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