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遗忘和记忆#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追随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学习为期两年的课程“小说与音乐”。
1984年,昆德拉在法国完成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的开头,首先抛出尼采提出的哲学命题——“永劫回归”,即命运只有是轮回的,才有重复,才有规律和意义,否则就会像德语里的说法: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
昆德拉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正是由于“永劫回归”的荒谬,人只有唯一的一次生活,问题在于:人既然只能活一次,人们经历的一切还那么重要吗?既然它已经随风而逝,还有什么可以后悔、追求?
昆德拉更关注作为存在命题的遗忘。在1986年出版的《小说的艺术》中关于小说创作的67个词中,“遗忘”条目下这样写道:“遗忘的意愿首先是一个存在问题:很久以来,人们就感到需要重写自己的生平,改变过去,抹去痕迹,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萨比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人物)没有任何理由去隐藏任何事,然而她受到忘记她的非理性欲望的推动。遗忘:既是彻底的不公平,又是彻底的安慰。” (文|艾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