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星菌”,你见过嘛#竹荪#
生活智慧收获
2023-08-09 18:01:49
1. 白裙竹荪 Dictyophora indusiata
又称雪裙仙子、真菌皇后等。多见于竹林内,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菌裙白色,菌盖钟形,表面有微臭的青褐色孢体。菌体可食,是名贵的食用菌。
2. 黄裙竹荪 Dictyophora multicolor
又称仙人伞。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多在夏季的竹林、阔叶林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毒,不宜采食。但可供药用。
3. 红星头菌 Aseroe rubra
又称红星头鬼笔。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等地。幼时白色蛋状,成熟后呈红星状,有6-10个两裂触手。顶部覆盖着棕色粘液,散发着腐肉的味道,吸引着苍蝇等昆虫为其传播孢子。
4. 红笼头菌 Clathrus ruber
原产于欧洲,单生或群生于草地落叶或腐烂木质植物旁。幼时卵状球形,成熟后,外形如同格子一样的分支围成的中空球体。产孢组织具有恶臭味,能吸引苍蝇等昆虫来帮助其传播孢子。
5. 阿切氏笼头菌 Clathrus archeri
又称为章鱼臭角、恶魔手指等。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幼时白色蛋状,后长出4-8只粉红色触须,看上去与章鱼十分相似。
6. 佛手菌 Pseudocolus schellenbergiae
单生或群生于腐殖质多的地上或腐朽木上。幼时卵状球形,后长出"手臂",并在顶部连接在一起,内侧有纵向皱褶且附有暗褐色具臭气味的孢体。
7. 普西拉菌 Laternea pusilla
主要分布于美洲等地。成熟后,由2-3未分枝的粉红色"手臂"在顶部连接成冠状。冠状中央悬浮结构上产生的孢子粘液,能够吸引昆虫前来助其繁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