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于1957年成立,2000年后逐渐开始建立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

忆苦更思甜 2023-12-20 15:49:39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于1957年成立,2000年后逐渐开始建立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流感监测网络得到建立扩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因为丁型没有感染过人,只感染过动物,所以在监测中并不包含;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为散发病例,因此我们的常规监测中也不包括。我们常规监测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甲型分为众多亚型(HA 1-18、NA 1-11),乙型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分为8个节段,丙型和丁型分为7个节段,这种分节段特性导致它具有基因重配特点。基因重配在自然过程中非常频繁,两个基因组构成不同的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就可能发生重配。此外,流感病毒作为单负链RNA病毒容易在复制过程中出错,纠错功能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基因点突变。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特点,所以导致的感染风险类型也不同,刚才提到的点突变是季节性流感每年“如期而至”的发生机制。目前人群中流行的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H3N2亚型以及乙型的Victoria系,之前还有Yamagata系,但近三年没有再流行。因此,“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流行情况”是我要同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流感最大的风险是全球流感大流行,最近一次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我国流感相关监测系统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全面监测”,季节性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禽流感,需要按照传染病法要求需要在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另外,ILI/ARI符合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暴发疫情,无论是事件报告还是病原学检测, 机构都需要上报。

实际上,我们日常监测数据的重要来源是“哨点监测”,包括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哨点监测(554医院+新增哨点医院554家,410家网络实验室;监测流感活动强度、病原学变化,推荐疫苗株)以及住院SARI哨点监测(进行流感疾病负担监测和研究)。为应对大流行流感、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我们采用禽流感相关环境监测、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检测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在流感哨点监测中,中国流感监测网络覆盖了411家网络实验室(目前410)、556家哨点医院(目前554),自2009年起持续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初,这个网络按照国家疾控局的要求进一步扩大,目前能够监测数据的国家级哨点已经达到1200多家。

0 阅读:5
忆苦更思甜

忆苦更思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