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12日,67军在靶-2高炮靶机基础上改装成功了第一架无线电遥控照

忆苦更思甜 2023-12-22 07:49:54

1985年10月12日,67军在靶-2高炮靶机基础上改装成功了第一架无线电遥控照相侦察飞机。随即在后方空域对地空导弹阵地等训练目标进行了试飞试照。经短期试飞试照训练后,于12月10日首次投入实战,对主要方向(清水、那拉和黄泥坝地区)敌军阵地实施了低空照相侦察,拍回了第一批清晰的航空照片。至此,67军首开中国军用无人机战场侦察纪录!侦察效果:“我无人机首次投入战场后,即对当面敌军8-10公里的浅纵深地带实施了大面积的照相侦察。航模组先后5次抵近敌方侦察,飞行5个架次,对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和官坝大湾等一线5个地域实施了空中照像侦察。共拍摄彩色、黑白负片265张,图像覆盖面积达397.5平方公里。经判读,拼接之后,使我们基本上搞清了敌军一线防御地域内的地形情况,查明了许多过去没有掌握的道路、桥梁、交通壕、屯兵点、炮阵地和后方设施的具体位置,及时为指挥员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全局性地形、敌情资料。如:405出击拔点作战期间,由于作战地图测绘误差,军用地图只显示几条平行的等高线,与现场差异过大,搞不清楚405号阵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形,弄不清这片反斜面山坡地内到底有多少个小高地,无法制定详细的炮兵作战计划。通过无人机空中侦察,我们从彩色航照上不仅很快查清了该地区有16个小高地,而且还辨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位置以及敌人通行必经的黄罗桥、小路和交通壕,为我军组织炮兵火力打击敌后勤补给线提供了准确情报资料。实战中黄罗桥被我军炮火精确摧毁。”

之后的行动,比如1986年的“1.28”出击作战前,配属67军的46军138师反映在该师当面××号阵地反斜面附近新发现越军一个炮兵阵地,经常向我炮击,我方几次组织火力反击,均因搞不清具体位置而效果不佳。于是,67军派出无人机对该地实施了详查,结果在敌××号阵地反斜面拍照到了一个迫击炮连发射阵地,有5个炮位比较明显。依据空中侦察结果,炮兵重新准备了射击诸元,出击作战中,集中火力很快打哑了敌人这个炮阵地,为出击作战分队消除了威胁。

应该说,67军能够开全军无人机应用的先河与粟戎生有直接关系。他和当时陆军的大部分高级指挥员不同,算是比较少见的先接受了工科高等教育之后才进入作战部队服役的人士。他本科毕业于著名的哈军工,专业是导弹自动控制,学习五年后服役于地空导弹部队。因此他对无人机不像一般陆军指挥员那样陌生,用他的话说就是“虽然我没学过无人机专业,但我认为无人机和导弹都同属于遥控飞行器,主要区别在于导弹有战斗部,高空高速,造价昂贵,一次性使用;而早期无人机则飞得慢,价格低廉且可回收反复使用,非常适合于空中侦察。”也正是因为他的理工知识基础足够深,才敢于设想。

0 阅读:0
忆苦更思甜

忆苦更思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