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陶勇育女争议# 学会家务重要吗?当然重要。人活着无非吃喝拉撒,然而仔细想想这其中的劳动千百年来都是女人在无偿承担,名之为“贤良妻子”“无私母亲”的剥削。
一个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洗衣做饭,学会操持家事,这是为了让她自己过得更好,好好照顾自己吗?不是的,当父母要求她这样做时,他们说,“一个女孩子家家,别那么懒”“做不好这些以后婆家嫌弃你”“你这样以后怎么找老公,怎么照顾家庭”。养育一个具备“好嫁”要素的女孩,被认为是父母值得骄傲的德行,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当下,这是何其扭曲的价值观。
而男孩呢?从小看着自己的母亲承担家中一切,为家里每一个人服务,看着自己父亲需要什么只用叫一声“孩他妈”,于是自己需要什么只用叫一声“妈”。他不被要求学习炒菜煮饭,不用自己洗内衣裤袜,不用了解维持一个家庭运转物资如何采购如何分配,毕竟他的时间和力气被认为是珍贵的,有“更大的事”要做。
所以基于性别,从小开始的不平等家务分工教育会造成什么呢?
女孩被剥夺了为自己而活的内在价值感,失去了发展生命更多可能性的时间与资源。男孩失去了为自己而活的技能学习机会,再难了解尊重和平等相待她人的必要与正当。
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的遗憾了,从性别友好的家务教育开始:
家务人人都该做。女人做不为服务他人,男人做为不寄生他人。每个人离了谁都能活,这才是生命来人世一遭应该修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