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47年,遗容为何至今面色红润?内部人员揭露真相! 1976年9月9日

喵苗来了 2023-12-26 11:10:53
毛主席逝世47年,遗容为何至今面色红润?内部人员揭露真相!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举世为之震动,国内外华人深感悲痛。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缅怀和追思活动也相继展开,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即为其中之一。 经过一系列的会议以及准备活动,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工作正式展开。经过为期六个月的紧张的工作,1977年5月,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完工,此时距离毛主席去世已经过去了足足八个月。 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后,无数的民众千里迢迢来北京悼念毛主席。看到玻璃棺中面色红润的毛主席,无数人现场悲伤痛哭,直至昏厥。 很多人在悼念了毛主席之后,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毛主席逝世了这么久,为什么遗容为何至今面色红润?直到多年后,当年处理毛主席身后事的内部人员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1976年是毛主席最难熬的一年,那年一月八日,周恩来去世;几个月之后,朱老总也突然去世了。毛主席曾经的两个至交好友,先后去世,他内心的悲伤,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精神上的崩溃再加上身体的疾病,让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 不过,在周围人的悉心照料下,毛主席的身体虽然谈不上有多好,却也没有再恶化。 然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不但使超过二十四万名中国人丧生,也直接击垮了毛主席。多年以前,毛主席在与身边秘书等亲密友人谈及身后事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他坚信人生终有一死,一切皆为过眼云烟。毛主席表示,在自己离世后,他希望能够将遗体进行火化,不希望过多地耗费资源在安置自己的遗体上。 毛主席期望将自己火化后的骨灰撒到长江之中,伴随着江水的波涛,永伴我国壮美河山。他渴望见证在没有自己参与的情况下,中国发展和前进的脚步。 然而,面对毛主席的遗容,当时的领导人陷入了两难境地。毛主席并非仅仅是一个个体,他象征着中国的未来与希望。而且,当时的民众都不同意将毛主席火化。 有人建议用水晶棺保存他的遗体,就像苏联的列宁、越南的胡志明一样。一些人还在坚持对毛主席的遗愿的尊重,声称孙中山的遗骸没有被保留下来,而且中国还没有能力建造一口水晶棺。 争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酷暑难耐,毛主席的遗体不能等,华国锋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下来。 他们强忍着悲痛接下了任务,他们想为毛主席做最后一件事。当晚,他们就在一间低温房中见到了毛主席,当时为了不让毛主席的遗体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就将遗体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放到了低温房间中。 在确认过遗体的状态后,二人紧急前往了医科院。因为九月份的北京,温度还是不低的,遗体的处理必须尽快。于是二人急忙在医科院召开了会议,商讨毛主席遗体防腐的问题。当时的毛主席的遗体经过了简单的防腐处理,时效仅仅能维持15天,今天他们必须商讨出能让毛主席遗体长期防腐的方案。 经过一个通宵的讨论,在排除了类似于实验室样品的液态保存和会让尸体脱水变成木乃伊的气态保存之后,从马王堆女尸身上得到的启发,最终确定了一个以气态和液态结合,再加上特殊的提升和下降装置的保存方案。 方案确定后,毛主席遗体保留的工程正式展开,这项工程就被命名为“一号任务”。“一号任务”在当时属于绝密项目,直到20多年后,工程的细节才被逐步解密。当时这个项目整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毛主席的遗体保存,第二部分就是水晶棺的建造,第三部分是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 然而水晶棺和纪念堂的建造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就需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处理。 “遗体保护小组”的吴阶平在一篇名为《毛主席遗体保护工作的回顾》的回忆录中写道: 虽然他以前也做过很多大的手术,给很多领导做过手术,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以前那么有信心了。保存尸体的技术并不难,但是,要把尸体保存到能让人瞻仰的程度,既要让面部的颜色和容貌如同在世之时的样子,还要考虑到长时间的光照、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绝对是个很大的难题,因为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科学和技术体系来支持。每天他都不敢闭眼,心理压力极大。 9月11日是毛主席的悼念仪式,这一天会场人员特别多、温度也高,幸而徐静等人提前一天在遗体中注射了防腐液,在对现场的温度、光线等进行了严格把控之后,这一天就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但仅仅依靠防腐液是不够的,这只能保证遗体内部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继续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那么遗体的表面迟早会发生变化,但是水晶棺依旧在制作中,他们只能将毛主席的遗体放进一个巨大的钛合金容器中,这个容器的严密性自然没有水晶棺的效果好。 于是,在每日的瞻仰结束后,遗体将通过升降装置降至特制的密封舱,然后送至无菌、无尘、恒温的地下保存室进行密封,并在保存过程中为遗体补充水分。 对于全体中国人民而言,毛主席不仅是一个个体,更是信仰与期望的象征。岁月无法抹去他耀眼的光辉,即便历经百年、两百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依然高高飘扬之际,国人将永远铭记他的贡献。
0 阅读:42
喵苗来了

喵苗来了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