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一艘失踪了75年的王牌潜艇,在东海453米深的海底,被中国海洋测量船发现。可是在确定身份后,美军对这艘苦苦寻找的功勋舰艇,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战争留下的遗迹却一直深埋于历史与海底,等待被发现。 潜艇作为一种深海武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提出潜艇的构想,之后英国数学家首次勾画出潜艇的具体设计蓝图,而到了17世纪,潜艇的军事价值被正式提上议程。 从手工驱动到电力驱动,潜艇技术在19世纪末迎来了巨大的飞跃,逐渐成为现代海战中不可或缺的利器。美国的潜艇研发起步较早,并在二战时期得到了全面应用,“灰鲸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灰鲸号”是雀鳝级潜艇中的一员,于1941年加入美国海军部队。长94米,排水量2410吨,装备了32枚鱼雷和先进的声呐系统。 其远程续航能力达2万公里,被誉为二战期间美军海军的秘密武器之一。凭借强大的作战性能,“灰鲸号”迅速投入太平洋战场,成为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的重要力量。 1942年,“灰鲸号”在菲律宾海域的第一次战斗中,就击沉了一艘3000吨的日军运输船。战后总结中,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极大地提升了美军潜艇部队的士气。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灰鲸号”辗转于马六甲海峡,多次摧毁日军物资运输船,彻底打乱了日军的后勤部署。这样的表现,使得它在美军中迅速获得王牌潜艇的地位。 而它真正声名大噪是在1943年。当时的美军组建了首个“狼群部队”,多艘潜艇协同作战,“灰鲸号”便是其中的核心成员。 在南海的战斗中,这艘潜艇不仅击沉了多艘日军舰艇,还包括一艘轻巡洋舰,总击沉吨位高达3.8万吨,成为敌军的噩梦。仅这一年,“灰鲸号”就荣获了8枚“战斗之星”勋章。然而,这艘潜艇的辉煌却在1944年戛然而止。 1944年1月,“灰鲸号”奉命前往中国东海执行第九次巡逻任务。起初,任务进展顺利,潜艇击沉了多艘日军运输船。 然而,频繁的攻击也暴露了它的行踪,日军迅速派遣驱逐舰与反潜飞机展开围剿。在逃亡过程中,“灰鲸号”再次击沉了一艘运输船,但在弹药耗尽、损伤严重的情况下,最终被深水炸弹击沉。据记录,潜艇上的80名官兵无一幸存。 战争结束后,美国军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灰鲸号”。为此,他们专门组建了搜寻队伍,但由于错误的日军档案翻译,将沉没地点的坐标“8”误译为“6”,导致搜索范围出现巨大偏差。几十年的搜寻无果,“灰鲸号”渐渐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直到2019年,这一谜团才被解开。当时,中国东海的一次深海测量行动中,科研人员通过声呐发现了一处异常金属物体。 进一步的水下探测证实,这是一艘潜艇残骸。残骸位置位于453米深的海底,船体破损严重,但在潜艇外壳上清晰可见的铭牌和编号揭示了它的身份——正是“灰鲸号”。 根据国际惯例,中国向美方通报了这一发现的消息。美军随后派出专家团队确认潜艇身份,并通过分析船体上的弹痕与日军记录对比,认定这艘潜艇就是二战中失踪的功勋舰艇。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方在确认身份后宣布放弃打捞。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美军的解释是对艇员遗骸的尊重。那些官兵已在海底长眠75年,打捞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安息。此外,打捞“灰鲸号”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挑战。 深海打捞需要克服高水压和复杂地形,风险极高。即便成功,残骸保护和修复费用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重要的是,“灰鲸号”是一艘常规柴电潜艇,其军事价值和技术意义已远不及当年。综合考虑后,美方认为保护它的原始状态更为妥当。 这一决定虽然看似冷静,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一方面,这展示了对逝者的尊重,也表明了对历史遗迹保护的新思路。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战争遗址处理的矛盾:如何在技术、经济与情感之间找到平衡? “灰鲸号”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二战历史的空白,也提醒世人珍视和平的可贵。在深海中,它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属于战争与英雄的往事。 它的牺牲,换来了后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而那些长眠于海底的士兵,他们的精神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走茶凉,不想掏钱
说白了,捞不起来,放弃。连敷衍一下都觉得多余!
抗日英雄
一但捞起来就要给80人抚恤金了!现在按失踪报上去很省钱的!
小编把美国的冷血写的挺大高上的
二战前的沉海军舰未经核辐射可是价值连城。
关键是老旧技术,美军没有剩用价值,还要多花钱,不如找个借口丢掉更划算!
扯淡,犹太人不愿意掏钱罢了,说的这么高大尚,骗傻子吗?
主要是要花很多钱,老米觉得不值得,悲哀
海底铁棺材
为不作为找个理由。美国的灵魂当然想回归故里。
捞不起而已
你就说没钱,有钱也舍不得花在这个地方,资本家的本性。
扣顶高大上的不惊亡魄帽子,让死者家属无话可说。
把美国说得那么高大渴望和平?你信吗?
远程续航2万海里?2000吨的潜艇续航真不错啊
75年后,主要因为没有军人家属要求打捞遗骸
目前核能用在潜艇和航母上,就不能举一反三用在飞机和火箭上吗?
2000吨级的常规潜艇潜艇续航2万公里?继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