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北平街头,穷苦的母子四人,留下了这一张老照片,他们站在墙角,破衣烂衫,面对着摄影师的镜头,母亲看上去年纪并不大,但生活的重担却使她的容颜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她深陷的眼窝,憔悴的面容,无不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辛酸。 那个年代,民国的天下并不太平,连年的饥荒、战争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中四处可见流浪的人们,他们蜷缩在角落,期待着明天能有更好的生活。而这位母亲,她带着四个孩子,在这乱世中努力生存,只是希望能为孩子找到一丝生活的希望。 或许有人会问,这个女子这么穷,为什么还要生四个孩子?在那时,由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非常高。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多生孩子是一种策略,一种对抗命运的方式。他们希望通过增加孩子的数量,提高家族中存活的几率,以确保将来有人能为他们养老送终。 然而,高出生率并未带来高存活率。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照顾和营养支持,许多孩子在幼年就夭折了。而那些幸运存活下来的孩子,也因为营养不足和卫生条件恶劣,身体状况堪忧。难产、产后风等疾病在那个年代是常见的,许多妇女因此失去了生命。
1925年,北平街头,穷苦的母子四人,留下了这一张老照片,他们站在墙角,破衣烂衫
碳水之都的少年
2024-01-06 23:05:34
1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