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西汉铜戟【年代】:西汉【尺寸】:长53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

豆豆评历史 2024-01-19 11:32:38

【名称】:西汉铜戟【年代】:西汉【尺寸】:长53厘米【来源】: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收藏单位】:徐州博物馆【文物等级】:二级文物。 在徐州博物馆金戈铁马展厅内陈列着一件铜戟,其形作鸡鸣状,又称作“鸡鸣戟”。戟援上昂,起中脊,上刃微弧,下刃三度弧曲,形成两个锋尖。弧部有四穿,内呈刀形,上昂,下刃有一个锋尖,近栏处开一梯形穿。援和内结合处装有铜质柲帽,截面为椭圆形,上口平封。柲帽与戈之间用丝绢捆扎,柲帽长12厘米。木柲上端插入帽内。这种“鸡鸣戟” 状若一只雄鸡,实战中可砍、可啄、可抹、可刺,从造型到功用上看都明显处于秦朝戈、矛联合体的铜戟和“卜”字形戟的中间过渡阶段。秦朝车兵是主要的作战力量之一,这种钩斫功能很强的戈、矛联合体的戟非常适用于敌我双方两车错毂时使用。但是,秦末汉初,随着车战的衰落,骑兵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战场上双方骑兵相对搏杀时,以钩斫功能为主的戈、矛联体的戟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前刺为主的铜戟诞生,因而也就出现了这种“鸡鸣戟”。随着骑兵的壮大和在战争中重要性的加强,要求必须有更加适用于高速驰马冲击时可以扎刺对方的兵器,铜戟逐渐改良,戟刺加长,刺锋也更加尖锐,最后发展成“卜”字形戟。

0 阅读:39
豆豆评历史

豆豆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