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摆脱了美国的扣留,回到了祖国。
彼时,祖国的导弹研究尚在初创阶段,国家急需如他这样的顶尖科学家。
因此,他的归来,不只是个人的团聚,更是中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一步。
而在钱学森回国的最初日子里,也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在受邀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他提出想见两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但这个看似简单的请求,却遭到了领导拒绝。
这一决定引发了连锁反应,甚至惊动了身在北京的哈军工院长陈赓大将。
他听说这一事件后,更是亲自从北京赶到了哈军工。
那么,校领导为何拒绝钱学森的要求?陈赓又为何要亲自赶来?
毛主席指派的校长1952年,正当志愿军与联合国军激战之际,陈赓接到了一份让他意外的命令:立即返回北京。
战事如火如荼,换将又是军中大事,陈赓心中疑虑重重,却不敢耽搁,迅速将指挥权移交后,带着满腹疑问赶回国内。
抵达北京,他被直接带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
屋内几位中央领导正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气氛凝重,而毛主席见到陈赓也开门见山地说:
“陈赓,我们的军队装备落后,人才匮乏,现代化水平远不如联合国军,中国要立足于世界,必须有一所军事技术学院,培养一批既能上战场,又懂技术的人才。”
话音未落,陈赓隐隐察觉到,这场紧急召回的会议,恐怕就是针对他来的。
果不其然,毛主席紧接着说道:“这学院的校长,我看你最合适!”
尽管陈赓一再表示自己不合适,但中央领导们却非常信任他,且对陈赓来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于是,他接下了这个重担。
任务刚下达,陈赓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建校工作中。
首当其冲的,是选校址,北京、南京、沈阳……多个城市都在候选名单中,但经过多番考察,他最终将地点定在了哈尔滨。
一来这里靠近苏联,便于寻求技术援助;二来东北重工业基础较好,能够为军事工程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定下校址后,陈赓亲自督促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校舍和设施尽快落实。
可光有校舍还远远不够,真正难啃的“硬骨头”是教师队伍的组建。
因此,他连夜挑选出一份专家名单,其中汇集了当时国内外最顶尖的科研人才。
名单敲定后,问题又来了:这些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很多人正在重要岗位上负责关键项目,调动起来难度极大。
但陈赓自然有自己的办法,他一手拿着名单,一手拎着茶壶,亲自登门游说,凡是遇到拒绝的,他就软磨硬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一次,为了请周总理签批调动一位关键教授,他甚至“堵”到了西花厅的厕所门口。
周总理一边无奈地签字,一边笑着数落:“你这猴急猴急的,连个喘气的机会都不给。”
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陈赓成功调来了七十多名专家,奠定了学院的师资基础。
与此同时,他还在教材编写、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亲自把关,力求将这所学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9月1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正式开学。
这一天,陈赓站在校门前,望着迎风招展的校旗,心中感慨万千。
从最初的推辞到如今的全力以赴,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国家嘱托。
他知道,眼前这群稚气未脱的年轻学员,将在未来撑起中国军工的脊梁。
回国与求见时间到了1955年,这一年,饱受15年折磨的钱学森终于跨越重洋,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
回国后,他受邀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钱学森一踏进哈军工的校园,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
尽管学校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初具规模,教学楼、实验室、训练场一应俱全,处处体现出新中国对军工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对钱学森的到来也格外重视,安排了一场细致的校园参观,并希望他对学校的科研设施和教学内容进行指导。
但参观途中,钱学森却停下脚步对陪同的校领导说,自己有两个老朋友在学院工作,已经多年未见了,希望能借此机会与他们见上一面。
这个请求看似简单,却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校领导面面相觑,低声商量了一阵后,其中一位才略显迟疑地开口:“钱先生,非常抱歉,这恐怕有些不便,他们目前参与的科研项目涉及国家高度机密,根据规定,无法随意与外界接触。”
听到这番解释,钱学森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国家的规矩我明白,既然这样,就不打扰他们了。”
只是,他的语气中,多少还是透出一丝遗憾。
钱学森虽未对此事再多言,但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北京的陈赓耳中。
当听到“钱学森被拒见好友”这件事时,陈赓脸色一沉,拍案而起。
他大声说道:“钱学森这样的人,放弃了海外优渥的生活,冒着危险回到祖国,这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为国家做出牺牲,他提出这样的请求,不仅合理,而且应当得到尊重!”
陈赓说完后,立即安排人订好从北京飞往哈尔滨的机票。
与此同时,钱学森的参观仍在继续,他认真地查看了学校的各类设施,对实验设备的配备、研究方向的设置等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
校领导们一边记笔记一边频频点头,心里对这位科学家的专业深度和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
直到傍晚,钱学森正准备结束一天的参观时,忽然有工作人员走来通知他:“陈院长从北京赶回来了,专程来见您。”
钱学森略感诧异,不禁笑道:“陈将军真是太客气了,为我跑这一趟,辛苦了。”
他哪里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客套的接待,更是一场决定信任与尊重的紧急行动。
陈赓从北京赶来几个小时后,陈赓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哈军工,他未做片刻休息,径直赶到钱学森的住所,与这位老朋友握手寒暄。
陈赓一边道歉一边开玩笑:“钱先生,我们的规矩是用来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外人,可从来不是为了难为像您这样为国家奉献的人啊!”
钱学森忍俊不禁,摇头说道:“陈将军,规矩的存在有它的道理,我并不介意。”
陈赓却正色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您是国家的财富,见您想见的人,对国家没有坏处,反而有益无害,我回来,就是为解决这件事的。”
这番话让钱学森感到十分欣慰,他也答应陈赓次日继续指导学校科研工作,并表示愿意就火箭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支持。
次日,陈赓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了学院的多个实验室。
来到火箭实验台前,陈赓指着一台小型设备问道:“钱先生,您看,这些实验装置能不能满足研究需求?将来咱们国家要发展火箭技术,能不能从这里起步?”
钱学森低头仔细观察了片刻,又弯腰摸了摸试验台的材料,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设备虽然简陋,但有了起步就有希望,美国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一样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钱学森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学院图书馆,站在窗前,他看着广场上来来往往的学员,心中百感交集。
身边的陈赓问他:“钱先生,您觉得咱们哈军工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钱学森沉思片刻,才认真答道这里基础很好,但仍需加快科研设备的更新。
国家使命不止如此,为了表达对钱学森的尊重,陈赓特意安排了一场小型的学术交流会,邀请哈军工的主要教授和学员参与,让钱学森能够与大家面对面交流。
这场会议上,钱学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导弹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未来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趋势。
他并未使用复杂的术语,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将抽象的科学概念传递给现场的听众。
他说:“科学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会走到世界的前列。”
会场上掌声雷动,不少学员和教授都深受启发,在场的一个年轻学员更是激动地站起来问。
“钱先生,您认为我们中国人真的能追上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吗?”
钱学森看着他,坚定的说:“为什么不能?我曾在美国接触过许多科学家,虽然他们的条件和技术领先我们,但并没有什么‘天赋’让他们比我们强,中国人勤奋、智慧,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然能迎头赶上。”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心潮澎湃,陈赓更是带头鼓掌。
果然,几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成功试射。
钱学森的预言在短短几年间就变成了现实。
遗憾的是,参与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的陈赓将军,却因重病已不在工作岗位上。
当新闻传到陈赓病榻前,他激动得久久无法平静,也说自己能看到这一天值了。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当年的故事或许已经淡去,但那份超越个人、肩负家国的情怀,却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钱学森与陈赓,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爱国者,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使命”。
他们的精神,就如同那哈尔滨凛冽冬日中升起的朝阳,温暖而耀眼,照亮了新中国科技和国防事业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