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只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始终没有出兵抗日,他们是谁?

潇湘十二楼 2024-11-04 11:05:39

在中国近代史的洪流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一章,各路军阀的表现也在这场民族危机中被放大,有的英勇出战,有的则明哲保身。

刘文辉和盛世才,他们两人都曾手握重兵,却在这场国家存亡的战争中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和立场,是什么让他们在抗日战场上按兵不动?又是什么让他们在战后命运迥异?

刘文辉和盛世才,一个被称为“西康王”,一个被称为“新疆王”,他们的故事背后不仅仅是军阀混战的斗争,更是权力、利益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复杂博弈。

出身四川大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刘文辉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13岁那年,他甚至谎报了年龄,成功考入成都陆军小学,一个农家少年,能够进入军事学校,尤其是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称道的事情。

毕业后的刘文辉一头扎进了军队,1917年从保定军校炮科毕业后,他加入了川军第八师,从一名普通的军官做起,逐步升到了旅长的位置。

提到刘文辉,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侄子刘湘,两人年纪相差不大,这也为日后他们的关系埋下了伏笔,起初,刘文辉对刘湘是忠心耿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亲情敌不过利益,他们为了争夺四川的控制权,关系逐渐破裂,最后甚至兵戎相见。

上世纪30年代初,刘文辉和刘湘展开了内战,最终刘文辉失败,被迫退居西康,四川的控制权落入刘湘手中,而刘文辉则退守西康,开始了他“西康王”的统治生涯。

刘文辉退居西康后,并没有因此沉寂,相反,他把西康打造成了一个几乎独立的王国,被外界称为“西康王”,1939年,西康省正式成立,刘文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西康省的省主席。

这一时期的刘文辉,虽然势力范围不及刘湘那么广,但西康在当时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抗战期间,这里是进藏的要道,控制着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文辉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按说,作为一方军阀,国家危难之际,派兵抗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但刘文辉却按兵不动,只是象征性地捐了50万大洋,似乎只是为了给外界一个交代,他的这种态度与刘湘形成了鲜明对比,刘湘带领川军出川抗战,川军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刘文辉却选择了袖手旁观。

刘湘战死后,蒋介石任命张群为四川省主席,这无疑是对刘文辉的一次沉重打击,此时的刘文辉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国民政府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他悄悄与中共接触,试图为自己留条后路。

解放战争期间,刘文辉终于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选择起义投靠中共,1949年,刘文辉通电起义,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他顺应时局的明智选择。

此后,刘文辉的政治生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先后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等职务,甚至获得了一级解放勋章。

不过,刘文辉的晚年生活并不算幸福,他患上了癌症,最后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晚年的刘文辉曾对家人表示“搞政治没意思”,这句话透出了他对于自己一生政治斗争的失望与悔恨。

盛世才的故事则要从1892年说起,他出生在辽宁开原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他是长子,和刘文辉不同,盛世才并没有从小就展现出军事天赋,相反,他最早的梦想是从政,于是,他去了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但五四运动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受时代潮流的影响,盛世才决定弃笔从戎,毅然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盛世才的军旅生涯起初并不顺利,直到他遇到了郭松龄,郭松龄不仅提携他,还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借助郭松龄的推荐,盛世才得到了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机会,然而,好景不长,郭松龄反奉失败,盛世才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持。

但盛世才是个善于钻营的人,他先后得到了孙传芳、冯玉祥和蒋介石的资助,最终完成了学业。

1933年,他通过政变推翻了金树仁,成为新疆的最高统治者,从此登上了新疆政坛的顶峰,被称为“新疆王”。

抗日战争爆发后,盛世才的表现与刘文辉有些类似,他虽然表面上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实际上并没有出兵抗日,盛世才以“距离太远”为借口,拒绝派兵支援前线,与其说他是消极抗战,不如说他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巩固自己在新疆的统治上。

盛世才深知,新疆的地位虽然偏远,但却是一个战略要地,他选择了依靠苏联的支持,以换取政权的稳定。

1933年底,苏联开始向他提供军事援助,甚至派遣苏联红军来帮助他镇压叛乱,苏联还向盛世才提供了数百万金卢布的贷款,帮助他维持新疆的经济。

盛世才与苏联的关系一度非常密切,1938年,他甚至亲自前往苏联,向斯大林提出加入苏联共产党的请求,斯大林也秘密接纳了他。

随着二战局势的变化,盛世才对苏联的态度开始动摇,1941年,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让盛世才对苏联的前景感到不安。于是,他转而投靠蒋介石。

尽管盛世才转投国民政府,但蒋介石对他并不完全信任,1945年,新疆爆发了“讨盛运动”,民众控诉盛世才的暴政,蒋介石也借机将他免职,盛世才的政治生涯开始走向低谷。

1949年,盛世才随着蒋介石败退台湾,虽然蒋介石对他有所许诺,但盛世才在台湾的政治生涯并没有太多起色,最终,他在台北孤独终老,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在抗战中,川军的表现备受瞩目,而川军的领袖刘湘则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刘湘与刘文辉不同,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主动请命出战,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1937年,刘湘带领川军远赴淞沪抗战,在淞沪战役中,川军的主力部队共计6万人全部投入战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川军的牺牲是巨大的,而刘湘本人也在战斗中身受重伤,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

刘湘的去世无疑是川军的一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川军继续战斗,刘湘的表现也让人们看到了川军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在抗日战争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斗争中,军阀们的表现可谓千差万别,有像刘湘这样的抗日英雄,也有像刘文辉和盛世才这样的“旁观者”,他们的选择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性格和政治智慧,更折射出了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局面。

刘文辉最终选择了顺应时局,投靠中共,迎来了较为体面的政治结局,而盛世才则因为反复无常的立场,最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4 阅读: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