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之靖难,削藩2

世阳聊过去 2024-03-10 12:11:32
朱允炆控制着富庶的江浙,有荆襄一带作为战略腹地;朝廷全部岁入都在朱允炆手中,论军事力量,朱允炆手中有一百多万军队!朱棣,只是一个造反的王爷,地盘只有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一带,当地文官随时有可能归顺朝廷;即使军事力量,朱棣起兵时也只有十万,其他都是后来胡乱拼凑出来的,还得防着某位将领突然投入建文帝怀抱。然而,朱棣有着朱允炆无可比拟的优势﹣金属货币。 北平是元朝故都,这里历来都以铜钱、白银作为主要交易媒介,元顺帝逃跑后鞑靼人还常来做生意,在这里,大家只认识铜钱、白银,不认识大明宝钞。朱棣拥有这项优势,是因为当时北平已经算是边疆了,朝廷的重点在防卫,根本无心管束货币流通之类的小事。朱棣取得北平治权后,也根本没有实力发行纸钞,只能对货币流通完全放任自流,并未取缔铜钱和白银。 在任何时代,商人都有着无比敏锐的嗅觉,哪里管制松散、哪里能赚到真金白银、哪里就能成为商品集散地!相对宽松的货币流通环境迅速使得北平一带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只有在这里才能赚到真实的财富。 全国的大部分商品在北平一带流通、商人都在朱棣地盘上做生意、全国大部分真金白银也就自然集中到了朱棣的地盘。朱棣和他的军队确实曾经缺吃少穿,但是,不知有多少商人日夜不停地把物资运输到北方! 朱允炇用大明宝钞、朱棣用铜钱和白银,战端一起,双方按照各自货币体系付款给军队。朝廷百万大军,很多都是军屯中的“军户”,一旦主要劳动力在战争中死掉,全家生计又将如何托付?想象一下,军户拿到大明宝钞的感觉:明天也许就要战死了,现在还拿这些纸币来忽悠我?又有哪个士兵愿为皇帝拼命? 所以,在靖难中看到占着绝对优势的南军(皇帝一方)经常未接一战就直接拔腿逃跑,从将领到士兵, 不跑,留在这里送死,家人怎么办? 非但如此,朱允炆还忽视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间谍与反间谍。由于双方货币政策的区别,朱允炆虽然也付大明宝钞给间谍,但更多还是靠那些虚无缥缈的君臣大义,整个靖难不过也就策反了燕王府长史葛诚等个把人。 朱棣一方,鉴于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帮书呆子根本就不会被金银收买,他选择了收买宦官!朱元璋曾下令内侍不得干政,这些人在朱允炆手底下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个个地位极低又极其辛劳,就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救世主燕王出现了,他不断给这些宫中的贱役们送礼,靖难开始后,朱棣变本加厉给他们送黄金、白银,让他们的下半生有了真实的依靠!太监为钱而死,哪怕是追随燕王造反!

0 阅读:1
世阳聊过去

世阳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