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多年的品酒历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对好白酒的六条标准:入口柔顺、齿颊留甘、喉不生痰、夜不起渴、次日不晕、老基酒多。 这些标准,不仅是对酒质的基本要求,更是对白酒文化深厚底蕴的体现。 首先,入口柔顺是评价好酒的首要标准。一款好酒,入口时应如丝般柔滑,不刺激口腔,给人以舒适之感。正如古人所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柔顺的酒能化解心中的愁绪,带来愉悦的享受。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酒寄情,他们所赞赏的,正是这种入口柔顺的美酒。 其次,齿颊留甘,是好酒的另一大特征。好酒饮后,应在齿颊间留下甘甜的回味,经久不散。这种甘甜并非简单的甜腻,而是一种清雅的甘美,让人回味无穷。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所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里的“美酒”,正是指那些齿颊留甘的佳酿。 第三,喉不生痰,是衡量好酒的重要标准。一款好酒,饮后不应使喉咙产生不适,如痰感。这要求酒质纯净,不含有害杂质。古代医书中常有“酒能祛痰”的说法,但这里的酒,必须是那些品质上乘,不会产生痰感的佳酿。 第四,夜不起渴,是对好酒的一大考验。一款好酒,饮后不应引起夜间口渴。这意味着酒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添加剂,如糖分等。古代文人常以酒为伴,他们追求的是那种能在夜晚带来宁静与舒适的酒,而非引起口渴的劣酒。 第五次日不晕,是好酒的重要特征。一款好酒,饮后不应导致次日头晕。这要求酒中的杂醇油等有害成分含量极低。古代诗人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他所饮的,可能正是那些次日不晕的好酒。 第六,老基酒多,是好酒的又一标志。老基酒,指的是经过长时间陈酿的酒。这样的酒,香气更加醇厚,口感更加圆润。古代的酒多为手工酿造,陈年时间较长,因此古人所赞赏的酒,往往都具有这一特点。 记住好白酒的六大标准,就不会被忽悠。你觉得呢?
在三十多年的品酒历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对好白酒的六条标准:入口柔顺、齿颊留甘、喉不
吴其纶
2024-03-16 22:50:46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