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4月24日,中美之间爆发了一场短暂的空战,虽然我军取得了胜利,但这次战

今晚历史 2024-06-05 10:12:45

1967年4月24日,中美之间爆发了一场短暂的空战,虽然我军取得了胜利,但这次战斗却导致中国歼击机的研制走了一段“弯路”。在这次广西“4.24”空战中,我们的劣势装备歼5击落了拥有代差优势的美军“鬼怪”式。战斗结果让空军对机动、灵活的战斗机在未来战争中的表现信心大增。 此时正值世界强国普遍追求歼击机机动性的三代机发展时期,中国空军通过对美军的战斗接触和观察,也非常认可这一发展方向,但却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解决途径:超级轻量化。 1969年中国空军提出,装备一种超轻型前线战斗机,也就是所谓的“小歼”。 空军的具体要求是:“小歼”的重量在4吨左右,机动性、加速性、盘旋和爬升性都要突出;短距起降;强调中低空性能;维护方便、运输方便;还要足够便宜。 在当时世界强国战斗机普遍趋于重型化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因为当时我们要开展“空中游击战”。于是,想通过缩小机体、减轻重量来提高战斗机在格斗中的机动作战能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探索的方向是错误的。 空军需求提出后,三机部把研制任务下达给了南昌飞机厂。此时正值“文革”,遭受迫害失去工作的陆孝彭被紧急召回,派往研制第一线担任总设计师。 回归一线后,陆孝彭率领研制团队仅用17个月,就完成了超音速轻型战斗机-歼12的设计工作。这种全新的小飞机采用单发单座、机头进气、大后掠下单翼布局,配两门机炮、机身和机翼下留有外挂点。 试飞表明,歼12原型机整体达标但有一些超重,所以最大平飞速度低于设计指标的1.5马赫,只有1.2马赫。因为超重,也导致其他各项飞行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当时我们的航空工业水平就是如此,设计团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1973年9月10日,歼12战斗机在北京向中央首长作了汇报表演,它的轻快、灵活和小巧受到了肯定。叶帅称歼-12为“空中李向阳”,并亲自指示:改进后,逐步装备部队! 此后,南昌飞机厂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改进和试验。从1975年7月1日首飞,到1978年停飞,歼12一共飞行了135个起落。改进后歼12空重三吨,起飞滑跑距离仅500米,因为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它的盘旋、爬升、操纵性表现都非常好。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歼-12的体积太小,所以它无法携带足够的燃料,导致航程过短,同时机载火力贫弱;局促的空间也让歼-12无法安装各种火控设备,作战能力大打折扣。部队发现,这种新型歼击机根本没有适合的使用场景,想象中的空中游击战,仅仅是“想象”而已。 当时苏联和西方正在大力发展的是体积大、设备全、技术复杂的重型战斗机。显然,我们的这次尝试并未成功,歼12陷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 历经漫长的等待,歼12最后的命运是:空军拒绝接收,研制终止。1979年,“小歼”项目正式取消。 截止到项目下马,南昌飞机厂一共生产了6架歼12,目前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可以看到其中的一架,作为展品供游客参观。 歼12的研制单位南昌飞机厂,因为项目下马没能如愿进入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行列。但是,通过歼12轻型战斗机的研制,南昌飞机厂锻炼了队伍,掌握了喷气战斗机的设计、试制技术,为此后研制出享誉世界的喷气式教练机,打牢了基础。

0 阅读:352
评论列表
  • 2024-06-09 11:24

    其它不说,飞机到是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