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是哪两弹?多数人都说错

柯柯基看武器 2024-06-25 09:46:18
长期以来,不少书本对“两弹一星”概念的阐述十分模糊,导致如今的不少人都认为,“两弹”就是指原子弹和氢弹,甚至在个别教材中,也见到过类似的表述。那么,书本中提到的“两弹一星”究竟是指哪“两弹”呢? “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最初指的是原子弹(核武器)和导弹(核武器投送工具)。 1966年10月27日,中国东风二号甲型弹道导弹,装载着核武器从酒泉发射升空,精确命中了位于800公里外(新疆罗布泊)的一处目标。当晚,“两弹”结合试验的庆功大会就在东风礼堂举行。也就是说,“两弹”的概念,早在中国氢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氢弹的成功爆炸,虽然让“两弹”的具体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氢弹与原子弹合称为核弹),但其始终是作为核武器的进一步升级而存在的,因此,在“两弹”的概念中,氢弹从未被单独列出,更没有同原子弹并列出现过。 虽然我国在1964年就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但原子弹与导弹的成功结合,真正让我国摆脱了“有弹无枪”的局面,进而形成了真正有效的战略核威慑(飞机空投必须要掌握地区的绝对制空权)。 那么,800公里的飞行距离(并非东风二号导弹的最大射程)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日本(九州岛) 长崎市距离中国大陆(上海市)不到800公里,而美国在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上的防御核心冲绳岛,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近距离则不足700公里。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两弹”的首次结合,极具实战意义,其对当时周边地区的战略威慑和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而随着中国氢弹的成功爆炸、东风系列中远程及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制,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不断增强,“两弹”结合的技术水准也在持续不断地得到提升。 应该说,“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受益至今。我国是一个珍爱和平的国家,但就如我国火箭与航天奠基人钱学森所言:手中无剑与有剑不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