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实习医生小王第一个来到深井内科讲座。今天涉及到的病人16岁,高中在读,素体健,2岁曾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病人近半年头痛,持续性加重,影响生活学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度抑郁。
病人发病前曾有“感冒”表现,就以排除脑炎一项来说,就专程检查了脑脊液常规、脑脊液蛋白定性、脑脊液分子检测等,同时检查颅脑CT与核磁共振。
排除脑炎之后,老师又串通了介入专家,利用职责,以“急症检查”、“授意临床研究”等手法,巧取豪夺了脑血管造影与脑静脉窦血压测量。
燃鹅脑血管病变又排除了。老师本来觉得这个方向板上钉钉,已经开出处方让护士去药房领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尼莫地平,只好把领来的药物全部给药房退回。
此外,为了降低颅内压和保护神经,老师给病人开了甘露醇与胞磷胆碱。考虑到病人存在心律异常,老师还给病人开了美托洛尔。
病人住院一星期出院,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检查治疗费用就花了四万多块,诊断为良性颅内压增高,算是给了病人一个说法。毕竟病人心理敏感,必须全面检查才能帮病人放心。小王看着病人化验单上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就觉得CD4低到似曾相识。
老师为病人出院带药,带的是青光眼特效药甲醋唑胺。甲醋唑胺可以降低眼压,减少眼房水分泌。这个药小王也似曾相识,好像昨天有不知名防疫爱好者博主转载中山大学副校长的采访,说某种流行病感染会增加青光眼发病率。
当然,小王学医这么久,肯定比野生防疫爱好者更懂一些。他记得以下几个知识点:
甲醋唑胺是碳酸酐酶抑制剂,碳酸酐酶与鼻黏膜负责嗅觉的细胞日常生理活动有关,碳酸酐酶是含锌金属镁,那个病会消耗大量的锌,这是感染者嗅觉受损的一方面成因。
轻症状高原反应可以使用另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这个药物可以治疗肺泡通气低下,还有利尿效果。
至于这些知识之间冥冥中的广泛联系,小王才疏学浅,悟不出来。 小王查文献在小而美,查到之前风口浪尖上的一家检验公司的广告。这个钱,比之前怎么都收不回的ZF项目好赚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