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无法忍受压力,二次罢相,宋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主持变

不贰云史呀 2024-08-01 18:22:57

王安石无法忍受压力,二次罢相,宋神宗改年号为“元丰”,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主持变法。 然而,宋神宗亲自主持的新法同样遇到朝中群臣的阻力。 于是宋神宗决定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作为文坛领袖的苏轼不幸成为这次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湖州时,按照惯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谢表中多少带点发牢骚的意味。 新党势力把这些话解读为攻击新法和诽谤君主的言论,并找出苏轼诗作中的一些句子作为证据。在一片反苏的声音中,御史台派人到湖州将苏轼逮捕。 与苏轼关系密切的亲友,如苏辙、司马光、张方平、王诜等30多人都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面对御史台的审讯,苏轼供认部分诗词确实在讽刺新法。宋神宗计划重办苏轼,以便把不满新法的旧党一网打尽。 苏轼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便写了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苏辙。 苏辙悲伤不已,上书宋神宗,希望能以自己的官爵赎去其兄之罪。 朝堂有识之士也纷纷上书为苏轼求情。最终,王安石的一句话决定了诗案的结局,“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得以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激发了苏轼创作的热情,在黄州,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0 阅读:0
不贰云史呀

不贰云史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