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饭都吃不饱何谈主义?从大寨到小岗,分田单干是大势所趋!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0-16 11:45:11

陈永贵,这位引领大寨人民与自然抗争、书写英雄篇章的领袖,他的领导下,大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这一变革的序幕是在初级社试办之后缓缓拉开的。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造地运动,从首战白驼沟的英勇无畏,到再战后底沟、赵背峪沟、小背峪沟的坚韧不拔,直至三战狼窝掌的辉煌胜利,最终以六三抗洪的伟大胜利圆满收官,每一步都铭刻着大寨人不屈的意志与汗水。

这十年的造地历程,是陈永贵敢于向自然界发起挑战、展现其坚定不移决心和百折不挠毅力的生动写照。大寨,坐落于虎头山西麓的怀抱之中,是一片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其地形之险、生活之艰,当地人用这样的民谣来形容:“山高石多路难行,出门便是上坡岭。耕地零散难成片,年年灾祸不间断。”

解放初期,全村仅有的约800多亩耕地,如同碎片般散布在4700多块土地上,大块不过三亩,小块则需数块方能凑成一亩,这些贫瘠的土地挂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边缘残缺,堰坝全无,既缺肥又少水,既不耐旱也经不起雨涝,以至于“施肥地边流,雨来石头露”,“三日无雨苗枯黄,急雨一来地冲光”。

1953年,初级社的成立如同一股春风,将土地归集体统一经营,为陈永贵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让他得以施展其集中造地的宏伟抱负。在与大寨干部群众的深入讨论中,一个雄心勃勃的《十年造地计划》在陈永贵的心中逐渐成形。该计划旨在将条条荒沟变为良田,块块坡地改造成梯田,让那些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转变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确保无论旱涝都能喜获丰收。具体策略包括在沟里分段打坝,坡梁地上打基筑埂,土层薄的地方担土垫地,坡度大的地方则起高垫低,采取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全面规划,集中治理。

首战白驼沟,是陈永贵果断决策的结果。1953年冬,大寨党支部正式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宣战。在那个没有推土机、没有吊车、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的年代,大寨人仅凭一双肩膀、两只手、一把镢头和两个箩筐,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对新家园的无限憧憬,开启了改造山川的壮丽征程。白驼沟,作为大寨七条沟中最小的一条,全长1500米,宽仅10余米,沟掌与沟口高差达45米,两侧零星分布着5.2亩梯田。

为确保改造工程顺利,陈永贵亲自带领贾承让、梁便良、赵大和等人深入白驼沟,实地考察,精确计算打坝数量,并召集支委、社委开会详细部署,动员大寨50多名劳动力,在凛冽的寒风中,一直奋战到腊月二十九才稍作休息。最终,共投入1700个工日,打坝25条,造地9亩,成功完成了对白驼沟的改造,书写了人与自然抗争的初步胜利。

在此基础上,大寨人根据土地的肥力、通风透光条件以及作物品种,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为多数作物找到了科学的密植依据。他们遵循地薄苗稀、地肥苗稠,通风好则苗稠、通风差则苗稀的原则,精细确定每亩甚至每块地的种植密度;在同一块地里,根据地边通风好则株距小、内部通风差则株距大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对于不同品种的作物,其密植条件也各有差异,如生长期短的玉米杆低且细,可适当密植,而生长期长的玉米则相反。

此外,大寨人还创造了广积肥、巧施肥的科学施肥法,深知“地有地的脾性”,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肥,使肥料效果最大化,地力显著提升。经过连续三年的努力,大寨人成功将昔阳县普遍认为无用的磷肥发挥出了最大效用,并在县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发明了“高温速效沤肥法”,实现了“秸秆还田,以田养田”,有效解决了土地板结和营养成分单一的问题,大幅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逐年加大施肥量,使耕地愈发肥沃。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寨人实行了“四不专种”和“三不空”的策略。经过精心治理,土地变得既多又肥,为了扩大粮食产量,1957年,他们决定将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400多亩,同时相应减少了豆子和谷子的种植面积,其中豆子从80亩减至5亩。虽然这一年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但仍未能满足群众对小杂粮的需求。

面对这一矛盾,陈永贵提出了间作混种的方法,如在玉米地里间作黄豆,谷子地里间种小豆、绿豆、高粱、黄芥,地边地堰的高处栽瓜,低处种麻,巧妙解决了杂粮与主粮争地的难题。同时,大寨人还注意到,每块地的边缘、地墙、地角等零碎地块,如果加以利用,将能大大增加产量。于是,他们发明了“三不空”的增产措施,充分利用这些零碎地块,每到春播秋种时,都安排专门劳力精心种植,来大寨参观的人无不赞叹:“真是种到家了!”

此外,大寨人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育苗移栽法。由于地处山区,虫鸟害严重,作物常因鸟兽侵扰而缺苗断垅。为了保证全苗,实现作物产量最大化,大寨大队创造性地运用了“谷子、玉米育苗移栽法”。起初,他们利用间苗时拔出的苗进行移栽补缺,后来又在冬麦收割的同时,在谷子地苗间,随时将间出的谷子苗移栽到麦茬地里(利用阴雨天,减少担水点栽),从而在历来一年一种的华北高山地区实现了冬麦和谷子两熟,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根据当地无霜期短和作物品种特性,确定了不同作物最佳播种时间,展现了大寨人的智慧与勤劳。

进入新时代后,小岗村取代大寨成为了新的典范。

万里曾语重心长地说道:“安徽,一个以农业为本的省份,若农业无法振兴,那问题可就严重了,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都将成为难题,更何谈实现四个现代化呢?”“我们强调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无可厚非,但切勿忘记,最重要的生产力始终是人。农业的根本,还是要靠农民的双手,而人的思想则支配着这双手。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政策。政策对头,农民自然积极性高涨;政策不对头,农民便失去动力。这些年,我们的政策中确实存在太多不对头的地方了。”

“中国革命是从农村起步的,是农民支持了我们,母亲送儿参军,共同投身革命。他们为了什么?一是为了政治解放,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二是为了生活改善。然而,如今我们进了城,有些人却将农民群众这位母亲抛诸脑后,忘本了。”“因此,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他们所想,解决他们所急,共同研究如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动农业的发展。”与会人员多年未曾听过如此贴心、振奋的讲话,无不感到耳目一新,精神大振。他们再次对草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反复的修改,最终一致通过,作为省委的正式文件下发各地执行。

文件一经公布,便立即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有的大队通知每户只需派一个代表参会,但社员们听说是讲解政策,都争先恐后地前来。屋里坐不下,便移到场院里开会。有的人听了一遍还不过瘾,央求宣讲人再讲一遍、两遍,他们兴高采烈地说:“省委就像亲自到我们院里看过一样,条条都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全椒县一位60多岁的老贫农,从别人口中得知《规定》的一些内容后,半信半疑,于是背上干粮,徒步几十里路,赶到县委去询问。得知确有此事,他拍着手高兴地说:“这就‘着’(对的意思)了!”

如今回望过去,省委的“六条”规定在内容上或许并无特别新奇之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下,这些政策规定的出台确实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那时仍处于“两个凡是”的时期,继续开展普及大寨县运动。

因此,在1978年初召开的全国“普及大寨县”现场会上,万里找了个借口没有参加,而是让赵守一代表他去,并叮嘱他“去了光听光看,什么也不要说”,“回来以后也不必传达”。同时,万里对王光宇也表示:“大寨这一套,安徽的农民不拥护,我们不能学,也学不起。当然,我们也不能公开反对。”王光宇对万里的主张表示了完全的赞同和支持:“饭都吃不饱何谈主义?从大寨到小岗,分田单干是大势所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安徽省委工作会议的春风吹拂下,滁县地区也积极响应,广泛推行了联产计酬的包产到组责任制。在这一责任制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凤阳县更是勇于创新,开创性地提出了包干到组的新模式。时间回溯到1979年2月中旬,中共凤阳县委召开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工作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如何将农业生产推向新的高度。此次会议,各大队干部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会上,一些大队干部直抒胸臆,提出:“要想真正搞好农业,只有把田地分配到组,国家需要多少,我们就提供多少;集体该留多少,就提留多少;剩下的,就由我们老百姓自己来决定怎么分配。”这番话,深深触动了长期扎根农村、实践经验丰富的县委书记陈庭元。他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种模式概括为“包干”,并干脆利落地称之为“大包干”。

随后,陈庭元向地委书记王郁昭作了详尽汇报,王郁昭听后表示可以尝试。于是,凤阳县委毅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行“大包干”制度,即大包干到组。陈庭元特别强调,要确保完成国家的统购、超购和公粮任务,集体提留每人不超过10元,剩余部分由老百姓自主分配;同时,组里和生产队要签订合同,以明确双方权益。就这样,闻名遐迩的“大包干”制度在凤阳县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推广。

当万里得知滁县地委已及时向各县委发出关于“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都是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应当稳定下来,不能随意变动”的通知时,他欣喜若狂,赞叹道:“你们地委做得对,及时发了电话通知,已经实行的各种责任制一律不变。只要今年大丰收,增产了,社会财富增多了,群众生活改善了,你们的办法就可以一直干下去……肥西实际上有的公社已经包产到户了,我现在不说动,等一年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各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农业大发展。什么是好办法?能让农业增产的就是好办法,能让农民、集体、国家都增加收入的就是好办法。

哪有那么多的资本主义,怕什么?经营管理方法,应该因地制宜。”万里进一步强调:“政策可不能变来变去。农民就怕政策多变,看准了就定下来,就干。我这次走了六个县,从群众的反应来看,他们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办法都是拥护的。”

在滁县地区,万里还亲自挂长途电话给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汇报情况:“我们已经开始了。不宣传、不推广、不见报,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备个案,如果搞错了,省委来检查……”王任重回答说:“既然省委已经做了决定,那就可以实施嘛!”由于万里的旗帜鲜明和态度坚决,迅速稳定了干部群众的情绪。凤阳、嘉山县委表示,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动摇。到1979年3月底,滁县地区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队已经发展到占总队数的68%。凤阳县8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组,其余地方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也稳定了下来。

3 阅读:313
评论列表
  • 2024-10-17 12:42

    胡说八道!

    用户10xxx59 回复:
    那你说个不胡说八道的看看[得瑟]
  • 2024-10-17 10:36

    胡编乱造骗稿费

  • 2024-10-18 16:33

    如果中国前三十年不走集体经济,会有今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