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旅长”在见毛主席的前天,突然被捕了,而随身搜出的一把消音手枪,更是牵出了一个刺杀毛主席的歹毒计划..... 1943年,中国国内的局势趋于平稳,抗日战争逐渐由战略相持向战略反攻过渡。于此相反的是国共内部的暗潮汹涌。面对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又一次打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将斗争的矛头重新指向延安。 整个1943年,国民党方面多次派遣军统特务骚扰延安。其中,发生在1943年6月的刺杀案件尤其凶险,毛主席本人都险些成为受害目标。 1943年6月,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的旅长田守尧向延安方面递交申请,声称自己从抗战前线一路来到后方延安,希望能够面见毛主席。 田守尧原本是驻扎在盐阜根据地的抗战将士,因为表现突出得到党组织的重视。1943年3月,党中央决定邀请包括田守尧在内的一批盐阜根据地将士前往延安,在中央党校接受深造的同时接受毛主席的面见表彰。 当时正值多事之秋,1942年连续发生的两次特务潜入事件让延安方面相当谨慎,任何面见毛主席本人的申请都必须经过层层审核。田守尧的面见行为同样也不例外,不过这一次,陈泊亲自接手了对他的审查工作。 按照常规流程,陈泊首先向中央军委保卫部核实了田守尧的身份。 田守尧自称3月中旬从华中地区出发,辗转到达晋西北。由于介绍信在渤海战役当中丢失,田守尧选择在晋西北兵站向中央军委发送电报表明身份,随后由晋西北进入延安。乍看上去整个行程除却耗时过长之外,并没有其余的不合理之处。 但是多年从事办案工作的陈泊却隐约产生了怀疑。从华中地区到延安的行程满打满算一月已经绰绰有余,三月的归期实在是令人不得不多做遐想。况且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介绍信可以算作是唯一的身份证明,弄丢实在是不应该。 陈泊于是致电晋西北的兵站,准备再次核实田守尧的说法。 然而晋西北方面却给出了和田守尧截然不同的答复。晋西北的两个兵站均表示,进出人员管理上没有出现过田守尧的名字,也并没有什么盐阜根据地的人来到晋西北的记录。 得到线索的陈泊已经基本可以断定大有问题,于是立刻展开对田守尧的进一步审查。为了不打草惊蛇,陈泊派人悄悄搜查了田守尧的随身行李,希望能够发现田守尧的其他信息,结果居然在其中发现了一把消音手枪。 已经拥有丰富经验的陈泊意识到,此次可能是一次针对毛主席的刺杀活动。他立刻将田守尧的情况汇报给保安部长钱益民,得到许可之后正式开始了对田守尧的讯问。经过一番心理工作,田守尧终于败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原来来到延安的田守尧并不是真正的田守尧本人,而是一名国民党军统特务。 “田守尧”交代,真正的田守尧本人于1943年3月从盐阜出发前往延安,同行的有一支大约五十人左右的队伍。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以及接受毛主席的当面表彰,因此随行的军事装备主要从简。 田守尧等人原计划从阜宁走盐河,但是当时日军正在大肆侵犯江淮地区,原本的水路交通被日军封锁,于是一行人被迫改道黄海。 3月16日,田守尧等人伪装成商船出发。但是在次日凌晨,他们的船只便被日军的巡逻舰对发现。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但是田守尧等人由于军事装备的落后,最终没有能够取得胜利。 田守尧本人在海战当中因为掩护战士牺牲,其余多人也因为海战负伤严重,不得不暂时进行修正,搁置了前往延安的计划。 海战发生的地点靠近国民党汪伪政府的管辖区。在得知新四军和日军发生战斗之后,军统便决定利用信息差,通过伪造牺牲战士身份的方式进入延安,从而实施自己的破坏计划。在耗时数月后,军统最终选择田守尧作为伪装的身份。 得知消息的延安高层相当愤怒。他们惋惜于一位抗日英雄的牺牲,又愤慨于国民党居然不惜抹黑同胞来制造内乱。经过简单的讨论后,延安方面认为不能够再对国民党的无耻行径姑息养奸。 1943年7月,刘少奇代表延安方面发出声明,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此事的曝光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一片哗然,戴笠也不得不为此解散了军统内部的“汉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