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采访比亚迪杨冬生,现在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的全局思维还是非常清晰,并且高度重视。
1|现在智驾团队虽然超过 4000 人,但是算法其实就 1000 多人。
其他其实是关联比亚迪整个产业链的,包括域控制器还有底软、中间件都算。比亚迪要全域可控,甚至座舱座舱的 UI 都自己写。
2|比亚迪智驾的理解是:自动驾驶并非零部件思维,而是系统创新。
比如爆胎控制,就是智驾、璇玑架构和电动化的结合,这里的算法控制都是比亚迪自研,变成产业链优势。
3|组织架构。
无论是 DM 、智能化、电动化平台,这些其实都归于系统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做系统级解决方案,比如现在的整车设计或者架构,现在都按照智驾的标准在改。
而零部件部门负责实施,可以理解为零部件是研究院的供应商,负责设计落地。
4|对智驾供应商的态度上很开放。
比亚迪认为比亚迪是练兵厂,能上擂台就证明足够优秀,比亚迪没有理由放弃好的合作伙伴,最终只希望产品好。
5|比亚迪 10 万级以下包括中低端车型两年内实现高阶智驾能力。
以前可能有 100 项功能,消费者喜欢的最后就 20 项功能,比亚迪把这 20 项功能把做好,做一个整体方案的压缩,搬到中低端车型上,而且10万级以下车型也会覆盖。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