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 MONA M03 上市后,有哪些被忽略的细节?
1|小鹏的 SKU 有重大变化?
这次 M03 上市后,SKU 的版本只剩下三个:
单电机长续航
单电机超长续航
单电机超长续航 Max
MONA 的策略是单电机+磷酸铁锂 50-60 度电池包+能耗优化,续航表现很不错,在 515- 620 km 的区间,成本也控制非常低,这基本是 MONA 系列接下来的打法。
所以我们可以罗列一个公式是:磷酸铁锂+小电池+极致能耗+(超充)=长续航+成本+(效率),这可能是接下来小鹏最为核心的产品策略。
2|智能驾驶为什么只有 Max 版?
看到上了纯视觉后,小鹏 SKU 没有了 Pro 版,直接来到了 Max 。
以后纯视觉方案有没有可能没有了 Pro 版?因为如今 Max 的成本已经足够低,芯片也在降价,中间 Pro 的版本似乎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3|图灵芯片。
芯片发布比我预计晚了一些,这次单芯片基本超过 700T 大算力,主要为了跑大参数模型准备的,我觉得有两件事:
第一是实现小鹏出行的闭环愿景。也就是 L4 (包括Robotaxi)、机器人、飞行汽车。
第二比较关键的还有出海。可以直接跑在本地运行大模型,不需要依赖外部云端网络。
但我估计国内短期内,核心还是英伟达方案为主线。
4|去激光雷达后,视觉方案靠谱吗?
这次小鹏 AI 鹰眼视觉⽅案主要是:
新增800万后摄像头
前后摄像头应用 Lofic 架构
无激光雷达
新增后摄像头,我预计出海也是有重要因素,主要是考虑后向安全,海外有要求。
其次像素提升外,这次摄像头还带来帧率提升,识别也效率更高。其次去激光雷达后,对暗光强光场景能力需要更高,这也是上 Lofic 架构的原因。
Lofic 简单理解就是更多强光逆光过曝的视频流,能够优化处理,提高场景可用性和安全性。
5|小鹏以后还有激光雷达车型?
我感觉还是会有。
至少 10-25 万区间的产品不会有,但是更高阶的车型我觉得小鹏应该不会去激光雷达。
这次小鹏提到 L3 的激光雷达从必选变成可选,但没有说完全去激光雷达。短期看激光雷达降本也非常夸张,明年开始 1000 出头的价格,25 万级别以上的车型也有可能会做标配。
明天看看订单量!
#小鹏mona##小鹏汽车##2024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