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月影和亲龃龉之理解科普部分

大叔谈影 2024-08-31 15:34:38
剧名:四方馆 漠北的新可汗续娶了后母月影公主,这种婚姻形式叫“收继婚”。北族大多有收继婚的习俗,漠北的原型突厥语族群的收继婚制是“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世叔母、嫂,唯尊者不得下淫”,即只要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辈份、行次低的男性成员均可以收继已失去丈夫的,较自己的辈份、行次高的女性成员为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除了“夏则城居,冬逐水草”的室韦,收继婚普遍存在于北族中,说明这种习俗和北族游牧社会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游牧文明以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活支柱,故需逐水草而居,而游动性强导致畜产外的财产无法积累,社会分工无法向纵深发展;同时畜牧业天然具有脆弱性,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无法抵御天灾,这些都要求游牧文明必须以掠夺战争为其主要社会内容,要求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必须是战士,如《史记•匈奴列传》载:“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习攻战以侵伐,其天性也。”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收继婚的意义有: ①保障生育,维持人口规模。《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人实行收继,“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这说明了收继婚在人口繁殖方面的作用。 ②防止劳动力外流。北族妇女,对内可以照顾家庭,对外可以承担照看牲畜、剪羊毛、挤奶等生产劳动,具有相对于男性更高的劳动价值。因此,当妇女的丈夫去世后,宗族为了避免劳动力外流,会主张收继。 ③防止家庭财产外流。因为成年男子经常要对外作战,妇女成为了家中事务的实际主持者,某种意义上也是家庭财产的直接所有者。因此,实行收继婚制,有利于防止家庭财产外流。又,北族男性娶妻,普遍需要送聘礼和去女方家“役力”,为节省财产和劳动,家族也有可能鼓励收继。 ④维护丧偶妇女的生存权。由于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女系亲属在突厥社会中被重视。收继婚解决了孤儿寡母的赡养问题,是家族内部承担抚养孤儿寡母的义务和责任的体现。 另外,统治阶级实施收继婚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北方各氏族首领间经常施行联姻,以此形式能让两个氏族形成联盟,达到提升自己氏族地位的目的。为了维护联姻、和亲带来的益处,即使娶妻一方氏族首领去世,继任者也把原妻子收继为妻,以此保持原有的联盟关系;而继任者通过收继氏族或家族首领之妻,也能抬高自己的身份。 注:在异辈收继婚中,妇女在收继前所生子女与收继者仍是同辈,但是收继后所生子女与收继者就是父子/女关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