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女性的成长史—三毛(上)
娱乐鸭鸭
2024-09-02 11:08:18
🐟陈平(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因幼年时不会写“懋”,后干脆改名为陈平。笔名三毛,英文名Echo。
ㅤ
🐬1970年代,她开始以三毛为笔名,发表以其在西属撒哈拉沙漠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散文作品等;在台湾等地的华人社群中,引起广泛关注与喜爱,“三毛热”迅速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她也因此开始广为人知。
ㅤ
🐟2009年,她于“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活动中文学类排名第10,总人气榜排名第35。
ㅤ
🐬据其作品《雨季不再来》中述,Echo是其敬爱的美术老师顾福生的英文名。三毛是后期在撒哈拉时开始用的笔名,因为陈平谐谑地认为自己“只值三毛钱”。后来才发现和张乐平所著《三毛流浪记》主人公同名,她非常惊喜。
ㅤ
🐟陈平出生于抗战期间的重庆市,祖籍浙江省定海县,父亲陈嗣庆是成功的律师、母亲缪进兰。
ㅤ
🐟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与二个弟弟陈。抗日战争胜利后跟着父母搬到南京,后随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战败的国民党迁到台北。
ㅤ
🐬陈平在台北就读中山区中正国民小学,1954年考入台湾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学。
ㅤ
🐟1955年陈平国二的时候,数学常得零分。至第二学期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小考都是课本后面的习题。为了不留级,她将题目背下来,接连六次小考都是满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她作弊。于是,老师出了题目叫她作答,她得了零分。
ㅤ
🐬老师当着全班的同学用毛笔在她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代表零蛋的大圈。经此羞辱,她第二天在教室昏倒,心理开始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后来经常逃学到公墓看小说,最终休学。
ㅤ
🐟1956年一度复学,仍经常逃学到图书馆看书,后正式退学。
ㅤ
🐬刚休学时,她被父母转进台北美国学校,被送去学插花、钢琴、国画,和名家黄君璧习山水,向邵幼轩习花鸟。她喜欢看书,她父亲就教她背唐诗宋词,看《古文观止》,读英文小说。
🐟但是陈平经此打击,患上忧郁症,一直处于自我封闭的心态。曾割腕自杀,也曾看过心理医生,但并无太大帮助。许多亲亲朋也给予了帮助,“新潮画派”画家顾福生起了重要作用,当三毛认为自己没有绘画天赋时,顾福生给了三毛几本笔记和书籍,沉闷的三毛开朗起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