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北京京剧团前去香港演出,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特意嘱托剧团邀请孟小冬回大陆,而她只说了三条回答。
在父亲的影响下,尚且年幼的孟小冬,毫无意外地走上了戏曲之路,只是没想到她的成就,远远高于自己的父亲,甚至被喜爱她的戏迷们称为“冬皇”,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两任丈夫,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另一个则是只手遮天的“大佬”杜月笙。
在当时的戏曲界,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除了孟小冬自身的极高天赋之外,选择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由于当时女子扮老生的很是少见,而孟小冬又唱得很好,正因如此,孟小冬被听过她唱戏的人,介绍给了梅艳芳搭戏,即使当时两人的身份有所悬殊,但是在当时找不到更好人选的情况下,两人最终决定开始合作。
令梅艳芳没想到的是,两人的反串大戏,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舞台上的孟小冬“神采奕奕”,这也让梅艳芳很是欣赏,对她的好感也不由得增加了几分。
后来,梅艳芳正妻的身体日渐虚弱,二夫人则承担起了管家责任,这时候,有不少好友开始撮合起了梅艳芳和孟小冬,可是不愿做妾室的孟小冬,刚开始并没有应允,但是梅艳芳却向她承诺,会给她正妻的名分,最终孟小冬相信了,并选择嫁给了他。
可是在结婚后,孟小冬不但暂离了自己热爱的舞台,而且梅艳芳也始终没有做到自己对她的承诺,甚至对她日渐冷淡,向往美好的孟小冬,接受不了这样的婚姻,最终两人便分开了,而分开之后,孟小冬又回到了京剧舞台上,重新登台的孟小冬,让观众们大为震撼,不愧是“梨园皇后”。
后来孟小冬经人介绍结识了杜月笙,对于孟小冬这个宛如“女神”般的存在,杜月笙自然是“一见钟情”,谁也没想到,在当地 “只手遮天”的大佬,竟然会以最大的耐心,认真地追求起来自己的“心中所爱”。
后来形势大变,在乱局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杜月笙,明白自己的日子不会好过,所以就打算去香港“避难”,杜月笙在临行前,找到孟小冬,希望她能跟自己走,但是孟小冬却有所顾虑,杜月笙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变化,当即表示:“小冬你放心,我知道你最在意的是什么,我会用给你正妻的名分,并且风风光光的迎娶你。”
杜月笙没有食言,不仅给了孟小冬妻子的身份,而且还让自己的孩子认她做母亲,孟小冬终于在杜月笙的身上,得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爱意和尊重,后来,孟小冬就一直住在那里。
在文艺事业需要人才之际,周总理想到了“冬皇”,事实上周总理一直很是欣赏孟小冬,在京剧上的造诣,也曾想托人邀请她重返大陆,振兴京剧事业,甚至还承诺会给她,安排好一切事宜,但最终孟小冬还是拒绝了周总理的好意。
首先,孟小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了,其次,这几年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所以不想在来回折腾了,最后,她打算向其他方面尝试发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事实上,晚年的孟小冬,后来决定搬去了台北生活,而她之所以肯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定居,是因为她的多年好友姚玉兰,彼时正享受天伦之乐的姚玉兰,在得知昔日好友孟小冬独自一人生活后,觉得她会很孤单,于是就决定邀她同住,十年后,一代梨园皇后孟小冬逝世,终年69岁。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17.8.8《世纪》专稿|杜月笙之子口述:冬皇孟小冬为何终老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