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污名化中文

情感老梁 2024-09-11 12:28:26
doi,反差,地雷,卸货,奶盖,室友,做饭,炒菜…… 在过去的几年内,随着数字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不断升级、迭代,文字不再是单一的符号呈现方式,非语言符号(图像、视频)开始介入传播媒介,成为普遍的新型符号模态。 在新媒体不断被重塑的建构中,中文的含义不断地被延伸,无数词汇因为广泛且普遍的标签化、情色使用,产生了语义转变。 污名化不仅局限于人,当它被运用于中文词汇时,它所指的,是一个词汇因为施污者的使用,给特定的个体或现象贴上贬低性或侮辱性的标签词汇,使得这个词汇本身的负面标签被一再放大、传播。至此,污名化的词汇则被迫拥有了“受损的语义”。 与具有直接侮辱性质的词汇不同,这些经由污名化而产生其他语义的词汇,更加隐蔽而有害。 就像法农所说的那样,“讲一种语言就是自觉地接受一个世界,一种文化。” 电影《arrival》中的女主角,因为学会了未来物种的语言,所以拥有了预知未来的思维。当我们的下一代已然习惯了用简单的词汇,亦或是已经被情色、其他歧义污名化的中文词汇去表达语义,他们的思维是否也在无形之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那么,他们的未来呢?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语言体系,与其周遭的环境,一定对其走向未来的认知有影响。 当我们看到“大雷”的第一瞬间,想到的是女性丰盈的乳房;看到“炒菜”、“做饭”则下意识地联想到“性”……隐秘却随处可见的污名化词汇已然昭示着,无形之中,有关情色部分的语言与词汇正在不断地侵蚀我们的生活。 而情色化的用语愈普遍,愈广泛,它的危险性则越高。 以“PUA”为例,这三个字母的广泛使用,使得这个词汇本身所代表的“语言性暴力与压迫”的严肃性在不断地被削弱。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并非存在于孤立的客观世界中,也并非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领域中,当我们开始潜移默化地被改变,被迫接受污名化的中文语言,这意味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充当我们社会表意媒介的特定语言的制约。 如萨丕尔所说的那样,我们目光所及的现实世界,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之上的。 捍卫语言,就等同于捍卫自己的文化与民族认同。请停止污名化中文。

0 阅读:0
情感老梁

情感老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