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写下100万字后,发现杀死拖延最好的方法

情感老梁 2025-01-13 11:34:14
最近才知道,拖延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障碍策略”,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宁可拖延,也不愿全力以赴做某件事。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假设你有一篇重要的文章需要写,却不断拖延,直至ddl截止前才匆匆忙忙交稿。 心理学研究解释了这种现象的部分成因——研究表明,“自我障碍策略”是拖延的核心特征之一。拖延者倾向于在时间紧迫时完成任务,以时间不足作为失败的借口,保护自尊不受损害。 因为,如果拖延者在一开始就投入全部精力,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那么你就必须直面自己能力的不足。这种现实的失败感是极其伤害自尊的。但如果你选择拖延,将任务推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完成,那么结果的失败就不再归因于“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没有时间”。 这种逻辑虽然看似荒谬,却为个人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保护屏障。 拖延者通过推迟任务完成时间,制造“不够努力”的借口。例如,考试复习一拖再拖,当成绩不佳时,他们可以归因于“没好好复习”,而非能力不足。这也即是“自我障碍策略”的核心,可以帮助个体将失败的责任归于外部(例如时间安排不好),来避免伤害自尊。 ——一些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不变的,因此更害怕失败会暴露自己的“天赋不够”。拖延,成为了他们避免这种心理冲突的工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名为“明智干预”,旨在通过小而具体的心理干预,撬动复杂社会问题中的关键杠杆点,从而实现长期的积极影响。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改变个体对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认知来影响行为和生活轨迹。 大多数拖延者,都共享一种习惯,也即是试图通过短期快感(如刷手机、睡觉)来回避长期焦虑,这其实与对任务的情绪化认知有关。愈是畏难,则愈倾向于通过短期快感给予自我的正反馈来逃避任务,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杀死拖延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在短期内建立能够迅速给予自己快速正反馈的事。换句话说——去做手边你立刻马上能做,且擅长做的事。 拖延真正的敌人,或许不是截止期限,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之于失败的恐惧。先从小事做起,迈慢一步,也许反而更快到达。Just do it.

0 阅读:0

评论列表

重晟费

重晟费

2
2025-01-13 15:42

多看书

?么哒

?么哒

2
2025-01-13 15:10

感谢分享

失足少年叶九月

失足少年叶九月

2
2025-01-13 14:56

最近刷到一个:用【弱化用词】去减轻拖延症ddl压力。比如说把【我要学习】改成【看两眼书】把【我要考试】改成【小试牛刀做个题】甚至把【运动健身】改成【活动活动】【要找工作】改成【随便逛逛app看看有啥机会】等等通过这种词语弱化的方式,能帮助去掉很多“必须”的压力,让事情的开始变得简单。cr:芝士且慢

情感老梁

情感老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