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楼教主的文章,反复阅读,应该是目前聊端到端天花板的内容。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讨

飞机先生啊 2024-09-13 15:29:35

采访楼教主的文章,反复阅读,应该是目前聊端到端天花板的内容。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

1、端到端的开始其实非常早,比如前融合就有端到端的开始,因为前融合解决的就是传感器信息丢失的问题。

2、端到端不是大模型,模型有大有小,但没有一个东西叫大模型。

3、过度的数据就是负担,端到端或者大语言模型的本质,只是拟合现有数据,并没有给出某些智能逻辑。

这类似于跟一个棋艺不高的人下棋过招,自身水平也难以精进,类似臭篓棋子的数据越多,数据就会变成负担,垃圾数据越多,干扰也会越大。

4、端到端的黑盒不可解释是存在的,但它做的事情可能是对的,只是我们当时没有想到而已。端到端确实解释性差,但没有差到让你不安心,他不是一个blocker。

5、小马有 L2 的世界模型,但训练这样一个世界模型不需要太多数据,用 L4 灌一灌就行,大概是 3000 多万公里的高质量里程数据,训练半年,没有投入太多人力。

6、世界模型是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没有之一。

7、L4 的表现要好于正常人类的 10 倍,但 L2 不需要,L2 本来就是人类驾驶辅助,只要跟人想的一样就行了。但 L4 的系统可能你都不知道哪个更好,但又不能限制它,所以需要一个更好的教练(世界模型)。比如做一种比较的方法,虽然不知道哪个自驾系统是最好的,但我知道 A 比 B 好。

8、世界模型可以理解为对真实世界的仿真与建模,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评价体系。比如有个在美国开了很多年车的老师傅告诉我,美国行人过十字路口不看车的。他只说这一件事,所以我开车就得注意旁边的人。我就是端到端模型,但老师傅就是世界模型。

9、编程竞赛圈有个习惯,大牛们会经常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叫题解。大家都是先把题做出来了后再写题解,而不是自己还没做出来就开始教别人怎么做。

#新能源汽车##大v聊车#

0 阅读:0
飞机先生啊

飞机先生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