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倪祥明睡不着出去巡逻,突然他听见山下传出一阵铁器的叮当声,瞬间打起了精神,为了安全起见,他先是丢了一颗手榴弹,后朝下面看去,竟发现山脚下竟趴满了敌军!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到关键阶段,双方在老秃山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连日的激战,让年轻战士倪祥明疲惫不堪,但紧绷的神经却让他难以睡着。 他主动要求和班长一起站岗,希望能为战友们分担些许压力。 巡逻的路上,两人格外警觉,因为他们知道,美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突然,一阵细微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像是金属和石块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经验告诉他们,敌人来了。 倪祥明毫不犹豫地拉响一颗手榴弹,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扔了下去。 爆炸的火光瞬间照亮了夜空,也暴露了潜伏在山下的美军。 原来,美军企图趁着夜色偷袭志愿军阵地,却不想被倪祥明提前发现。 战斗一触即发。 按照预先部署,志愿军战士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猛烈的火力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势头。 然而,美军这次似乎是铁了心要拿下老秃山,一波接着一波,前赴后继地发动冲锋。 志愿军战士们顽强抵抗,但由于敌众我寡,伤亡不断增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倪祥明所在的班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他和另外两名战友还能继续战斗。 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形势,倪祥明没有丝毫退缩,他知道,老秃山是重要的防御阵地,决不能落入敌手。 他毅然决然地收集起坑道里所有的手榴弹,朝着敌军阵地冲去。 战友周元德紧随其后,两人配合默契,用手榴弹炸退了试图包围倪祥明的敌人。 然而,手榴弹的数量毕竟有限,很快,两人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他们背靠背,喘着粗气,周围是敌人逼近的脚步声。 “老周,我们拼了吧!”倪祥明低声说道,眼神坚定。 周元德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两人相视一笑,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倪祥明和周元德与冲上来的五个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捍卫了阵地。 这一年,倪祥明年仅27岁。 倪祥明的牺牲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也保全了战友们的生命。 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他的事迹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回望倪祥明短暂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步步淬炼而成的。 倪祥明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早逝,他从小跟着姐姐相依为命。 成年后,他渴望参军报国,却阴差阳错地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 尽管身处逆境,倪祥明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机会加入八路军的队伍,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如愿以偿。 在解放战争中,倪祥明表现英勇,积极参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异国战场,用生命诠释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如今,在倪祥明家乡,一座纪念碑巍然屹立,碑身上刻着他的英雄事迹,见证着英雄的无畏与伟大,也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 老秃山的枪声早已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依然回荡在人们耳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2020-09-27《山河无恙•抗美援朝英雄谱|一级英雄倪祥明》)
1952年,志愿军战士倪祥明睡不着出去巡逻,突然他听见山下传出一阵铁器的叮当声,
阿明聊娱乐
2024-09-13 18:24:27
0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