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考生刘丁宁以668分的成绩,一举夺得文科状元的桂冠。被香港大学承

不负此生哇 2024-09-14 09:15:53

2013年,辽宁考生刘丁宁以668分的成绩,一举夺得文科状元的桂冠。被香港大学承诺72万的奖学金录取。谁知入学一个月后,她却果断地申请退学。消息传开,学校和网络一片沸腾。 刘丁宁从小就爱读书,把看书当成了一种兴趣,学习成绩优异。从小学到高中,始终是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上高中时,刘丁宁酷爱历史,希望去更高级的学府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她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一北京大学中文系。她认为那里有助于她追求最纯粹的国学。 为了这一目标,她在学习上从不懈怠,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和专注。 2013年,刘丁宁踏进了高考的考场。她认真答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终以668分的成绩惊艳众人,也成为了辽宁省的文科“状元”。 彼时,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向她抛来了橄榄枝,香港大学更是以72万的高额奖学金邀请她入学。 最终在父母的权衡利弊下,刘丁宁选择了香港大学。 然而,入学一个月,刘丁宁就感觉不适应。她暗自责怪自己,当初太草率,没有好好的了解这所学校。学校的学习氛围,教育方式,都与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 于是,她不顾师生们的劝阻,毅然提交了退学申请。老师和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都无济于事。 她决绝地回到昔日的母校,准备再战高考。 消息传开,网络一片哗然。 很多人不理解,毕竟香港大学是众多莘莘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再者说,来年的高考还是个未知数,她这样的举动简直是冒险。 刘丁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退学后,她返回了本溪市高级中学复读。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是社会的舆论,另一方面是二战高考。 她暗下决心: 只许胜,不许败。尽管很多知识,她都烂熟于心,但她一点儿不敢松懈。争分夺秒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迎战高考之中。 在学校举行的8次月考中,刘丁宁6次都拿到了第1名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以她为榜样,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4年的高考,终于姗姗来迟。日思夜盼,成绩出炉,所向披靡的刘丁宁以666分的成绩,再次夺得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的头衔。 两次高考相错两分,学霸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成绩可以证明一切。她成了高考史上的一个奇迹。母校的师生们群情激愤,欢欣鼓舞! 面对如此荣耀,刘丁宁坚定立场,一定要圆梦北大。同年9月,她信心满满地进入北大校园,如愿成为北大中文系的一名学生。 在这里,她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满足。她如鱼得水,孜孜不倦地吸取着各方面的知识。 因为她的爱好广泛,还学习了吹笛、戏曲、古筝。彻底放飞了自己。 2018年,刘丁宁凭借优异的成绩,取得北大中文系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把自己的所学所长传授给更多热爱文学的人。 当有人问及为何弃港大选北大时,刘丁宁如此回答:“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执着,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刘丁宁的选择告诉我们: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渴求,选择真正符合自己兴趣和天赋的道路。只有勇敢追求内心的热爱,跳出不适合自己的圈子,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0 阅读:117
不负此生哇

不负此生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