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正在玩泥巴的7岁小孩回答后,没想到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超哥评历史 2024-09-15 19:12:36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正在玩泥巴的7岁小孩回答后,没想到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唐代著名的大文豪甘于说出的话,他已经明白,在很多领域,并不是年纪大的人就一定出色。 孔子被古代儒家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拜了一个小孩为师,让人惊讶不已。 这名被孔子拜师的小孩叫作项橐,为春秋战国时期莒国人,他幼年时便有神童之名,7岁便声名在外。 有一次孔子进入莒国,坐在马车里的孔子突然听到车夫一声大喊:“吁!”,马车在最后一刻惊险地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孔子心里有点心慌:该不会撞到人了吧? 车夫气呼呼地从马上下来,呵斥道:“何处小童,为何挡吾行路?” 谁料那小童居然一点都不害怕,反倒抬起头喊道:“此乃吾之城池,汝不问主人,擅自经过,吾为何不能阻拦?” 孔子的弟子也在旁边,觉得这孩子太过无礼,就要上前说话,却被孔子制止了,他觉得这个孩子很好玩,于是就停下马车,弯腰问道:“城在何处?” 小孩也低下头,指了指地下用泥土搭好的城池:“这不就是?” 孔子兴趣更浓了,他道:“我出几个问题考考你吧?”小童点头,表示可以。 紧接着孔子问了小童几个关于人伦纲纪的问题,小童都对答如流,这让孔子更加惊讶了。 于是孔子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你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颗谷子?” 这话一落,孔子身边的弟子也都思考起来,而站在小童身旁的几个小孩显得非常局促,他们看得出来,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孩似乎在和孔子斗智,不过他们也搞不明白这个小童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怎么可能比大人聪明呢? 谁知道小孩愣了一下,立刻给了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天上有一天一夜的星辰,地上有一年一茬五谷。” 这下无论是孔子还是他的弟子,都愣住了,他们被这位小童的反应速度给惊到了。 这位小童不是别人,正是项橐,在听到项橐的名字之后,脸上没有多少震惊之色,因为这个人很有名气。 于是孔子回应项橐,说他想要拜师。 这可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要知道在古代都讲究“天地君亲师。”一般年纪大的人在孩童面前都是有绝对权威的,如今一个中年人要拜一个黄口小儿为师,可谓是闻所未闻。 项橐说道:“一言为定,你不许反悔。” 孔子点点头,表示自己绝对不反悔。 于是项橐表示既然要拜师,自然需要正式一点,于是他要求孔子到不远的一条小河当中沐浴,孔子点头,沐浴更衣之后,又在众人面前摆了香案,正式行了拜师礼。 在行完拜师礼之后,孔子也知道了项橐更多的事迹。 实际上在熟人眼里,项橐是一个很聪慧的人,但是有时候不太讨人喜欢,因为项橐很喜欢“抬杠。” 当初项橐的父母教育项橐,告诉他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否则老天就会降下“天罚,”让坏人痛苦不已。 谁知项橐开始询问究竟什么是天罚。 项橐的父亲告诉他天罚就是所谓上天降下的惩罚。 项橐不满意这个说法,他想知道天罚具体是什么。 项橐的父母告诉他天罚就是雷电,如果不做好事,就会被雷电击中而死。 项橐抬起头。看着自己父亲:“父亲胡说,明明只有夏天才有雷电,难道春天、秋天、冬天三季坏人都灭绝了吗? 项橐的父母张口结舌,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最后项橐的父亲觉得丢了面子,教训了项橐一顿。 这件事传出来之后,项橐的左邻右舍都感到惊讶,这也是他神童名声第一次在邻里之间传开。 后来项橐又有了很多名言,他的名声也越传越广,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听到项橐的名字之后,不感到惊讶,因为他以前曾经听说过这个名字。 项橐只是古代诸多神童当中的一个,其实还有不少的神童,也留下了许多故事,例如在《三字经》里写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与长,宜先知,”再比如著名的“曹冲称象”的典故。 这些孩子大多发散思维很好,或者很有哲学思辨气息,而孔子能将项橐当作老师,本来就体现了孔子的谦虚与广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孔子教授的学生众多,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说法。这些弟子原本也每人各有不同,不是每个方面都很优秀。

0 阅读:559
评论列表
  • 2024-09-15 19:34

    韩愈说的,不是甘于,拼音也不好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