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4岁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孤独死去,尸体在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

喷火龙说史 2024-09-18 17:19:23

1995年,74岁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孤独死去,尸体在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遗嘱中却写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张志沂是晚清名臣张佩纶的后代,母亲黄逸梵则是一位具有现代思想的女性。 但是这个看似优渥的家庭并没有给张爱玲带来持久的幸福,张爱玲的父亲沉迷于奢靡的生活,家庭氛围冷淡而疏离。 而母亲黄逸梵在无法忍受丈夫的生活方式后,选择了远赴英国留学,将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留在家中。 母亲的离去与父亲的放纵让张爱玲的童年充满了不安与孤独,她与弟弟张子静的关系虽不算敌对,但也并不亲密。 张子静身体虚弱,常常生病,心中对姐姐张爱玲的健康和才华充满羡慕。 尽管张爱玲在童年时还对弟弟保持着一些关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情感渐渐疏远。 1940年代初,张爱玲以一系列小说和散文迅速崭露头角,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943年到1945年是她创作的巅峰期,她在这短短几年间发表了18篇小说和44篇散文,作品涵盖了翻译、绘画、剧本改编等多个领域。 不过正当她的文学生涯如日中天时,情感上的打击接踵而至。 1947年,张爱玲与作家胡兰成的婚姻宣告破裂,胡兰成的汉奸身份使张爱玲深陷舆论风暴中,而这段感情的失败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此后张爱玲的创作开始走向低谷,外界的批评与冷落让她逐渐淡出了文坛。 1952年张爱玲离开了上海,前往香港生活,但是香港并没有为她提供她所渴望的宁静与安全感。 她在香港的生活相当艰难,作品的反响也不如预期,她逐渐意识到国内读者对她的兴趣正在减少。 最终张爱玲选择移居美国,开始了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漂泊。 她以“专才难民”的身份进入美国,最初住在纽约救世军提供的难民职业宿舍中,生活相当拮据。 尽管她拼命创作但作品屡屡被退稿,生活的困厄让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她与65岁的作家赖雅结婚后,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她的肩上。 赖雅身体虚弱,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这段婚姻不仅没有带给她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她更加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再次陷入孤独无依的状态,生活愈加清冷。 张爱玲晚年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与不安,几乎与外界隔绝,生活中除了写作,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活动。 她的生活越来越封闭,心理状态也愈加脆弱,她的精神世界在这种孤立无援的环境下,逐渐走向崩溃。 张爱玲去世后,弟弟张子静的反应颇为复杂,尽管他们在成年后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张子静在得知姐姐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 张子静回忆起童年时自己总是羡慕姐姐的健康与才华,而自己因身体虚弱,逐渐形成了软弱的性格。 张子静一生中一直试图与姐姐和母亲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但这些努力始终未能成功。 母亲黄逸梵曾明确表示,她只能负担得起一个孩子,而这个机会给了张爱玲,张子静从小便感受到来自母亲和姐姐的冷漠,这种疏离感伴随他一生。 张爱玲的一生,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一种孤高的姿态。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冷峻剖析,而她自己的人生也始终在孤独与疏离中前行。 从上海到香港,再到美国,她不断地迁徙,不断地与过去和现实告别。 最终她选择在异国他乡孤独离世,留下了一份简洁而又冷漠的遗嘱,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她为何选择如此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她的文学成就与她晚年的生活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或许,正是她一生中不断遭遇的情感创伤与社会压力,最终将她推向了这个孤独的终结。 在张爱玲的遗嘱中,她拒绝举行葬礼,拒绝亲友的告别,甚至不允许任何人看到她的遗体。 这种冷漠的安排,或许正是张爱玲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回应。 无论是对她的亲人,还是对曾经喜爱她作品的读者,张爱玲最终选择了独自走完这一程。

信息来源:人民网——张爱玲逝世20周年:她用七句话写尽自己的一生

0 阅读:55